第1部分(第1/4 頁)
本是太平盛世樂,世事無常誰有料?
因果皆有流出源,且看紫靈山道來。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氾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
然世事總無常,意外處處有,誰知五色石有一顆遺落,遺落於茫茫大地……
恍恍惚惚,不知不覺中時日也是千百年後。正所謂,萬物皆有靈性,此石經千百年風洗雨打,積得日月之精華,吸得草木之精靈,通得萬物之靈性,與其它三千五百六十顆石頭相作呼應,一日太陽火辣辣的熱,五洲六界之內異常平靜,唯獨蒼茫大地一處光芒萬丈,異形怪獸拼命奔跑。那五色石蹦蹦跳跳,突然間化作一山,山之大,無與倫比。眾仙班凌霄殿內觀望此事,玉皇大帝問:“下界何事?”太白金星道:“啟稟玉帝,那大地上一顆石子因久經風雨,時日,得到靈氣,修行得道,化作一山,此事乃凡界常有,那山水皆是久經時日而來,不足為奇。”玉帝道:“如此便好,眾仙卿退下吧。”
又是千百年過後,那山有型有狀,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臺。其東臨東海,西隔賀州,南接蜀山,北望五嶽。山之高,直插雲霄,忽與蒼天比。山間叢林密佈,青得耀眼,綠得放茫,使得那遍山望去如畫作養眼;溪水交錯,清如許,自如流,響得那山間如名曲悅耳;猿猴,麋鹿相歡其間,跳上撲下,奔來跑去,好一幅遠古流長人間美,飛禽走獸點其睛;山頂平坦而廣闊,浩浩蕩蕩,恍如無際無邊,又盡收眼底,四周萬丈懸崖,其面如刀切,直如擺放。唯一狹窄小道直通山頂,真可謂:
齊來與仙平,底落高過魔。幻真亦幻假,山中仙俠居。當地也有人居住,並換此山為“紫靈山”。
人間自有靈通仙人,人界修仙至尊者,年五十有餘,眉毛鬍子一把白,執一獸毛鞭,點化世人,救急扶貧,一心向道,不離不棄,不卑不亢,煉得聖丹,尋得妙藥,苦練數十載,終學得仙術,悟得世理,修成正果。
一日,靈通仙人修行於此,雙眼深邃舉頭凝望,看此山不像山,亦動亦靜,忽有靈光閃閃而過,山隨光而動,光逝山亦靜。水不如水,自古水往低處流,此卻倒流上頂消失盡,流水無常且無疆。松柏奇形怪狀,有如撲嘍,如松井,如紅桃。野獸靈性十足,飛的是一逝既過,跑的是如光如影,走的是優哉遊哉,爬的是與地無縫,遊的是來去自如,好似通得人語,識得萬物,萬獸集聚,有如鬧市。怪石嶙峋相間,五顏六色,大的如峰巨,小的如螻蟻渺。但看山間石上一行字雲:
女媧補天精煉石,但福後人與來兮。此山此水緣來處,紫通會人靈仙居。
世間禍福自天命,不可違背不可叛。有緣山中自來到,需做一山立一世。
靈通仙人定看此字,心靈慧通,曉得那石上字意,便打算停留此山永作修行之處。
數年之後,靈通仙人招賢納士,苦做修行。以山頂平地建屋,修得紫靈殿,此殿共三百六十五間屋子,其氣勢比過皇宮殿堂,卻又有一派高尚無望。狹窄小道為入口,建得紫靈梯,共三千六百五十階,自山腳通山頂。又作三觀五道,好一派仙俠居所。
狹窄小道處有:紫靈山莊,清淨無盡,上與仙俠,下與來者,妖魔鬼怪所盡,仙道神靈所望。小道直上,乃紫靈山莊前廣場:五根五色石柱直插雲霄,上刻有生龍活虎無數和靈活性,靈通仙人釋義龍虎陣靈山,五盞紫靈燈永不熄滅,讓紫靈山頂夜也通明。順著直上,便是紫靈山莊大門,“紫靈山莊”四個紅色大字映入眼前,氣勢逼人。大門左邊雲:棄紅塵,望世間,蒼生奈何?大門右邊語:得仙靈,傳真情,眾生苦度!紫色大門緊閉著,其上刻有靈通仙人雕像,雕像活神活現,擁有叢叢機關,未經允許,即使螻蟻也非能進入。整個紫靈大殿,紫光萬丈,正所謂:天有凌霄殿,地有紫靈殿。
紫靈山莊已經成為人界修仙最大最強的門派,其分別由紫靈仙人,紫靈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