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第2/4 頁)
理、製片人助理、舞臺劇幕後等,涉及到導演的人員,也可以入會。
內部設立的導演工會獎,也只嘉獎導演。
因此美國導演工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導演交流的天堂。萬小虎也是美國導演工會的會員之一,執導的幾部電影后期製作還沒完成時,就在會員內部交流過,同時也經常能享受到,還沒上映的各種電影。
也正是有導演工會的存在,某些從未執導過一部電影的導演,會被伯樂相中,直接擔任大製作的導演。這種一舉成名的導演,不在少數。導演圈子說小本來就很小,結交的導演多了,總會多出一些機會。
譬如你和某位大導演成了朋友,大導演瞭解你的才華,這時候有片商邀請大導演執導,大導演沒空或不想,說不定就推薦了你,這個機會就來了。特別是許多電視劇導演。或者紀錄片導演,本身就很有才華,只是沒有名氣而已,缺少的就是這個機遇。
好萊塢電影長盛不衰將近百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比較而言。中國電影的發展時間短,商業化程序淺。很多行業的規則都不完善。在中國就沒有一個泛導演性致的行業組織,唯一一個導演類組織,就是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其它的電視劇導演、廣告導演之流,壓根就找不到組織。
連組織都找不到。還能指望誰發現他們的才華。
“組建導演工會,這怕是不容易。”黃建新遲疑說。
“可以慢慢來,今年是趕不上了,明年可以先試著吸納電視導演,把框架定下來,一點一點擴充會員。”萬小虎本想仔細說一說,但是轉念一想。事情急不來,“算了,這個想法還不是很成熟,等我整理一下再說吧。大家喝酒!”
“對頭,先喝酒。”
“搞幹。”
“喝。”
“張導,我敬你一杯。”
“萬導,先乾為敬。”
……
第二天,新聞釋出會如期舉行。
一干導演們,包括萬小虎在內,面對記者的提問,介紹了一下即將於明年1月份舉行的研討會和表彰大會。當然記者是不可能只詢問這些,所提問的問題包羅永珍,其中萬小虎是被提問最多的一位。
“萬導,有傳言說您會在接下來的導演協會換屆選舉中,當選協會會長,這是真的嗎?”
“這個嘛,我只能說我是候選人之一,還是要看大家票選的票數。”
“萬導,2011年您似乎沒有電影作品釋出?”
“是的,在拍的兩部電影,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萬導,對於中國電影市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您怎麼看?”
“意料之中吧,總的來說,按照這個勢頭,到2014年全年應該能夠突破三百億。不過,產業的規模大了,真正有質量的優秀電影並不多,我們的整體實力,距離好萊塢還有很大的距離。”
“萬導,您覺得中國電影事業接下來該怎麼發展?”
“這個問題很大,就我個人而言,目前國產電影的發展還算可以,我們不去跟好萊塢比,僅僅在亞洲來說,當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不過,成為亞洲老大並沒多大意思,終究我們還是要與好萊塢競爭。如何把中國文化,更好的與商業電影結合,是我們當下最急迫的需求。”
“萬導,若是您擔任了導演協會會長,會不會歧視文藝電影,我們都知道您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業導演。”
萬小虎抬了抬眼皮:“我並不歧視文藝電影,相反我很喜歡文藝片,不過近十年來看,中國的文藝片說句不客氣的,沒有一部令我欣賞。要麼無病呻吟,要麼不切實際,要麼就不知所云。我希望能有一批導演,拍出真正的引人共鳴的文藝片,像《陽光燦爛的日子》、《霸王別姬》、《活著》這些。”
此言一出,頓時引起了騷動,中國導演拍文藝片的不要太多,這打擊面太廣了。
不過萬小虎不甚在意,繼續笑呵呵的說:“你們不要認為我過於苛刻,或者誇大其詞。你們跟著我想一想,這十年時間,我們中國電影敘事在結構上有創新嗎?題材上有創新嗎?特效上有創新嗎?有一部愛情片讓人看後難以釋懷三天嗎?有一部人物片讓人看後深刻記住一個人嗎?有一部社會片讓人產生難以言表的共鳴嗎?”
不等記者們思考,萬小虎就自己給出了答案:“沒有,一部都沒有!不是說我們都在拍爛片,而是我們創作的整體才思,比之十幾年前,甚至降低了。因為現在這個市場的擴張,遠遠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