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部分(第3/4 頁)
道,學習算是中道,我覺得遊戲頭盔還有更大的功用可以開發,比方說記錄人的夢境,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像我們搞科研的,有時候晚上做夢,會夢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
可是醒來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要是能夠每天晚上都把我們做的夢記錄下來,不敢說每天的夢都有用,卻總能夠篩選出來一些有價值的夢。何況,有些夢還是能夠給人留下很美好的感覺的,要是推出夢境記錄機,那些總喜歡做美夢的人,就有機會親眼的看一看自己做的是什麼美夢了。”
就像劉士卿從來沒有想過要把虛擬頭盔用在學習領域一樣,他也從來沒有把虛擬頭盔和夢境聯絡在一起過,盧永祥的分析無疑給他開啟了廣闊的視野,讓他看得更高,看得更遠,看得更細。
劉士卿不由得感嘆薑還是老的辣,他的意思是引導著盧永祥往軍事應用上說,可是盧永祥做為華夏科學院的院長,思維之發散,之跳躍,之寬闊,遠遠優於常人,即便是劉士卿,也不得不生出望塵莫及的感覺。
感謝“調皮的西瓜、工業糧食”的打賞,謝謝。
更新最 快
第734章一家
求票舞!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句老話大概就是用來形容劉士卿和盧永祥之間的這次談話的。劉士卿搞科研,目的性很強,雖然有東一耙子、西一撅頭的嫌疑,但是跳出散落的痕跡,冷眼旁觀的話,就會發現劉士卿搞出來的所有科技,基本上都是為他的宇宙飛船計劃服務的。
強體飲料一方面為積累建造宇雷飛船所需的資金,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宇航員的需要。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就不用說了,離開這玩意兒,宇宙飛船根本造不出來。宇宙飛船要上天,肯定離不開人工智慧、電腦系統支援,這就導致了銀河軟體、銀河模擬和銀河龍芯的產生,宇宙飛船要上天,沒有動力肯定是不行的,這就需要銀河能源、銀河電池、銀河碳工提供支援。銀河重工、銀河精工是具體制造宇雷飛船的單位,銀河水務需要提供成熟的水處理技術,,
可以說銀河實業旗下的每一家子公司,包括銀河演藝、銀河電子娛樂都是在圍繞著劉士卿的宇宙飛船計劃轉圈。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士卿的眼光就產生了侷限性,一眼障目不見其他,和宇宙飛船有關的科研專案,他比較關注,和宇宙飛船無關的,他關注的就很少,甚至是不關注。盧永祥和劉士卿不太一樣,盧永祥可是華夏科學院的院長,他所在的職個決定了他需要從華夏的整個科研的大局出發,關注所有和國計民生有關的科研領域。幾十年的科研和學術方面的積累,幾乎每天都要和各行各業的兩院院士打交道,這就決定了盧永祥的基礎理論之紮實,眼光之開闊,都不是劉士卿能夠比得上的。
在研製大氣乾冰機的時候,劉士卿和盧永祥曾經有關一次比較深入的合作,不過那一次,時間緊任務重,不管是劉士卿還是盧永祥,一天到晚都是忙得暈頭轉向,除了大氣乾冰機,還是大氣乾冰機,根本就沒有閒工夫聊聊大氣乾冰機之外的話題。現在不一樣了,盧永祥和劉士卿都沒有特別要抓緊時間做的科研專案,也就有了時間進行深入的交流,而且這種交流是跳出了大氣乾冰機之外的。
劉士卿這才猛然發現自己還是小瞧了天下英雄,能夠帶上院士的頭銜,沒有一個是科研領域的弱者。劉士卿在感謝盧永祥為自己提供了這麼多的研究方向之外,同時心中也有了蠢蠢欲動的念頭。說起來他還是認識不少院士的,單單郭倩蓉的祖父輩,就有好幾名院士,如果能夠和他們好好的談談,說不定能夠讓自己發生自身更多的不足,可以讓自己還有銀河實業都把基礎務的更加結實一點。
盧永祥這次跟劉士卿談話,也覺得十分的暢快。新龍芯的開發成功,讓他少了一大塊心病。有了主頻達到。肛的多核心微處理器,就可以根據需要,開發出不同主頻的微處理器了廠這樣一來,就可以形成一個足以滿足各行各業需要的微處理器產業鏈條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對四吐比公司和公司兩家公司的依賴。
這是一,還有二。盧永祥一直以來都覺得劉士卿簡直就是妖孽一般的人物小小年紀,卻知道這麼多領先世界的科技。他雖然從來沒有明說過,但是心裡面卻清楚每次面對劉士卿的時候,他還是有著不小的壓力的。但是今天。他發現兩個人的位置顛倒了過來,是他在說,劉士卿在聽,這讓老頭兒覺得極為滿足。
一個說的開心,一介。聽的用心,盧永祥和劉士卿這次的談話可以說是賓主盡歡,一直說了三四個小時。直到兩個人的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