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第3/4 頁)
行的。為了把生物膜製作出來,郭倩蓉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同時她的導師,華夏科學院院士、燕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也是郭倩蓉爺爺至交好友的傅肇濤先生,幫助郭倩蓉排除了一切干擾,有時候甚至不惜給郭倩蓉當下手。正是因為他們師徒倆的默契合作,郭倩蓉才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生物膜做出來。
劉士卿趕到生物膜實驗室的時候,實驗室裡面除了傅竄濤和郭倩蓉之外,還有兩個人,一個是燕京大學的校長,另外一個是副校長何天豪。生物膜製造出來的訊息,只是跟他們兩個打了一聲招呼,兩位校長馬上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匆匆的趕到了生物膜實驗室。
校長甩幾道也是華夏科學院的院士,他很清楚生物膜製造出來之後,所代表的意義。他進了實驗室之後,沒有做,直奔擺放在房間中間的那臺儀器。他足足世轉了七八圈,還是有些意猶未盡。
這臺裝置佔地面積大概有雙人床大高度跟一個成*人的高度差不多。別看它的塊頭算不上特別大。但是前前後後砸進去了一千多萬,造生物膜也花銷了好幾百萬,兩者加在一起。總花銷大概是兩千萬。這還是劉士卿提供了現成資料的原因,要是沒有這些資料,只怕花費兩個億,都未必能夠把東西造出來。
劉士卿進了實驗室後,揮了揮手。段麗怡他們心領神會,都守在了門口。
“校長,士卿來了。”何天豪小聲的提醒快要找不到北的周幾道。
周幾道這才醒過神來,他拍了拍地面上這個模樣有點怪怪的裝置,看著劉士卿,“劉總,我剛才問了一下,用這種裝置淨化淡水的話,每立方米海水的成本大概只需要一塊錢。一塊錢呀,這耳是一個突破式的進展,有了這種裝置,我國辦海城市缺水的問題,就可以獲得極大程度上的解決了。”
其實,海水淡化對於當代人來講,並不是什麼陌生的技術,但是現有的裝置,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淡化成本過高,大概在三塊錢左右,遠遠的高於全國各地自來水廠的成本,這也是一直以來,海水淡化沒有辦法大規模普及的主要原因。
“校長,我相信隨著深入研究,成本一定會一降再降的。”劉士卿笑了笑,郭倩蓉研究出來的裝置,並不是最好的海水淡化的裝置。那玩意兒需要用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加工。才能做出來。如今擺放在實驗室的這個大傢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現有加工條件的極限了。
周幾道兩眼放光,戀戀不捨的看著地上的大傢伙,“一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到了這個程度。海水兆七的成本已經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了。如果將之投入實際應用,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劉總,你打算怎麼處理這個傢伙。”
“當然是投入實際應用了,耍不然的話,我幹嘛讓蓉蓉花費這麼大的力氣來做這個專案呢?”劉士卿笑道。
”這叮,這個”周幾道支吾了半天。話都到了嘴邊,還是說不出口,他連連給何天豪使眼色,希望何天豪替他把心理話說出來。
何天豪苦笑不已,校長也太老奸巨猾了,得罪人的事情讓我來做。何天豪心中腹誹不已,但是卻不敢說出口,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他還不是燕京大學幾個副校長中,權勢最大的哪一個。
“士卿,你看蓉蓉之所以能夠出成果,跟我們燕京大學以及傅肇濤院士的支援是分不開的。你看是不是讓我們也參與到海水淡化的建設當中?有我們燕京大學和你們做合作伙伴,在很多時候可以幫你們解決很實際的問題。”何天豪厚著臉皮說道。
劉士卿知道何天豪說的沒錯小燕京大學這塊招牌很多時候還是非常好使的,“好,看在燕京大學和傅肇濤院士幫了這麼大忙的份兒上。我可以容許燕京大學和我們銀河實業合建海水淡化廠,所有合建的海水淡化廠,我給燕京大學百分之五的股份。燕京大學需要幫所有合建廠解決技術問題以及其他需要燕京大學出面解決的問題。”
劉士卿話裡面藏著兩個坑,一個是分給燕京大學股份的,只是兩家合作建設的海水淡化廠,另外一個就是附加條件,什麼問題是需要燕京大學解決的,他可沒有明說,到時候免不了要好好的操持一下燕京大學了。那百分之五的股份可不會白白的給燕京大學。
何天豪不知道周幾道想要多少股份,連忙看了周幾道一眼,周幾道點了點頭,以後跟銀河實業合作的機會多的是,沒有必要在一樁合作事宜上,把話給說絕了,要是把劉士卿給要跑了,以後就再也輪不到燕京大學得好處了。
周幾道說道:“劉總,你準備把這臺裝置安裝在什麼地方?你要是沒有決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