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3/4 頁)
一點也不客氣,也沒有顧及劉士卿的感情,“親愛的劉,這是很明顯的事情,世界流行音樂、流行文化的中心,在美國,在歐洲,在好萊塢,在格萊美、在戛納,不在燕京,也不在滬上市。即便是退一步講,亞洲有什麼流行文化的中心的話,也不是在華夏,而是在日本,在韓國,香港以前也算一個,但是現在,香港已經落後了。
亞洲的流行文化有很大的局域性,很難突破亞洲的狂抬,成為世界性的流行符號。香港那麼多的電影明星,你們華夏說的都很誇張。什麼世界巨星,國際巨星,實際上除了貼,之外,你們所認為的國際巨星,在美國,在歐洲,根本就不被那裡的市場所承認。如果想成為世界性的流行符號,那麼就必須呆在美國,呆在歐洲,最好是能夠長期的在美國居住,就像你們華夏的章女士一樣。
常慧敏很有音樂方面的天分。呆在華夏,一樣可以成名,但是這種成名,只會侷限在華夏,侷限在亞洲,很難再走出去了,成為國際巨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讓常慧敏去美國、去歐洲,以美國市場、歐洲市場為,才能夠從一開始就站在非常高的高度上,把她的天賦展示的淋漓盡致。
我對美國、歐洲的音樂市場要比你銀河實業所有的人瞭解的都深玄,由我的才華、我的經驗、我的人脈,再配合上常慧敏的天賦,一定可以在歐美市場上掀起一股常氏旋風的。親愛的劉,這就是我的條件,你給個,明確的答覆吧,答應的話,我就留下來,咱們繼續深談,如果不同意,我就只好說對不起了。”
劉士卿很不甘心,他很希望華夏也能夠成為全世界的文化娛樂中心,但是顯然,這和現實是相悖的,華夏這麼多的藝人,有拍電影的,拍電視的,唱歌的,演戲的,當導演的,搞音樂的,但是真正的能夠走出國門,引領全世界娛樂圈的風騷的,幾乎沒有,僅有的幾個,也都年紀偏大了,很難再有所大的作為,更主要的是在他們之後,後繼乏人。
一百多年前,華夏還可以說是世界的文化娛樂中心,但是自從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禁閉的國門之後,華夏就丟掉了這頂桂冠,先走到了英國人、法國人的手中,後來又到了美國人的手中。想再把這頂桂冠奪回來,比上青天還難百倍。
銀河演藝現在還很弱在她的上面,還有兄弟傳媒,還有炎黃傳媒,還有香港臺灣諸多的演藝傳媒公司。只有超越了他們,銀河演藝才能成為華夏娛樂市場的大哥大,只有還要超過日本、超過韓國的演藝公司,才能成為亞洲娛樂市場的執牛耳的公司。但是這件事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可不容易,日本的索尼唱片是全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索尼公司旗下的電影公司在美國的好萊塢市場經營多年,也是好萊塢數得著的大公司之一了。劉士卿想讓銀河演藝站在全世界娛樂市場的巔峰,還不知道有多少艱難困苦需要克服。
常慧敏是劉士卿一手挖掘出來的,是劉士卿準備培養為繼夏康甜、王馥佳之後的第三大支柱,現在卻要送到美國去,雖然常慧敏依舊是銀河實業的員工,但是常慧敏的卻是在美國,而不是在華夏,等於變相的又穩固了一下美國全球娛樂霸主的地位;
劉士卿不甘心,卻也只能忍著,只因為克里斯托弗布萊爾說的很多,常慧敏即便是能夠在華夏成名,也很難走出亞洲市場,真正的走向世界,在現階段,只有從美歐娛樂市場起跳,才能真正的成為國際巨星,而不是我們華夏人自欺欺人。自娛自樂一般的自封為所謂的“國際巨星”;
“好,布萊爾先生,我答應你。”劉士卿幾乎是咬著牙說的這幾個字。
“親愛的劉,我不得不說,你做了一個無此英明的決定。我現在就去退機票。
”克里斯托弗布萊爾才不管劉士卿是如何想的,他看重的是這次和劉士卿合作,能夠從常慧敏身上得到事業的新,能夠讓他的成就攀登到事業的新高峰,賺到實打實的鈔票。(未完待續)
第386章 正式任命你為美國公司的董事長
看著克里斯托弗布萊爾哼著小曲去退飛機票了,劉士卿雖然有諸多不甘,卻也只能認命了。在現階段來講,他所能產生的影響力畢竟有限,有些事情可以改編,有些事情卻是無能為力的。當初,他之所以帶著王馥佳、夏康甜等人去倫敦奧運會,不也是看中了歐美音樂市場對全世界的影響力了嗎?如今。把常慧敏送到美國去,卻也是把常慧敏推上娛樂圈璇峰,拓展銀河演藝影響力的最佳選擇了。
克里斯托弗布萊爾退完票後,回到劉士卿身邊,“親愛的劉,我剛才已經跟鮑勃凱倫打了電話,他會做今天的飛機,明天一大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