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部分(第2/4 頁)
察,親眼目睹了獵隼攻擊直升機和飛鷹重型運輸直升飛機的成品機,視察後不久,軍方就派專人把這兩家武裝直升飛機給拉走了,組織了一批隊伍。專門測試這兩家直升飛機的效能。
四個月的測試,表明這兩架軍用直升飛機,在各方面的效能都達到或者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分別在重型運輸直升飛機和武裝攻擊直升機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軍方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直升機,一旦這兩種直升機列裝部隊的話,那麼就可以改變軍方在這方面的落後狀況,一下子跨越和美歐早俄幾十年的差距,反超他們。
在測試過這兩種軍用直升飛機之後,軍方對銀河精工用影片展示出來,卻還沒有製造出來的其他幾種軍用直升飛機就更加的感興趣了。常萬水和洪大磊不止一次的跟劉士卿通電話,督促劉士卿儘快的安排銀河精工把另外幾款軍用直升飛機造出來。對這兩位將軍的要求,劉士卿只能苦笑置之。
銀河精工的生產能力有限,這不僅體現在工廠的面積不夠,也體現在生產線不足,工人技術水平不夠高上。銀河精工的前身不但和軍用直升飛機沾不上邊,就連一些比較精密的機械裝置都造不出來。自從他提供圖紙後,利用了一兩年的時間,把生產線造出來,又用生產線造了兩架軍用直升飛機出來,就很不錯了。
第855章 團結所有能夠團結力量
劉士卿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坦克飛機大炮可以造,但是不能夠把軍火做為銀河實業的重心,更不能讓銀河實業來獨自做這方面的業務。這不僅僅是因為銀河實業的不足。也是因為軍用裝備,特別是軍用重型裝備過於敏感,水太深,銀河實業就算是有再先進的技術,卻也有可能遭受技術之外的窘境。為此,就很有必要,在這個行業中,多拉攏一些合作伙伴來,規避風險。
拉攏的手段很簡單,也很直接,就是和國內的國有軍工企業組建合資組建股份公司。這樣做,不但可以把國有軍工企業捆綁到同一條戰船上,同時也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大,擴大產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另刊小還可以一起來面對將來肯定要來臨的國際方面的壓力。
劉士卿交給銀河精工的軍用直升飛機,一共有十幾個系列,每個系列都有多款型號。像飛鷹重型運輸直升飛機,就有軍用型和民用型,而這兩個型號,又可以根據用途的不同,細分成更加有針對性的型號。像民用型的,就有額定運載十噸的型,二十噸的型等多個型號。這麼多系列如此多的型號,如果僅僅和一家國有軍工企業進行合作,肯定是不行的。對方就算是生產能力再強,也做不過來。所以,銀河實業就組織了這次的招投標大會。
招標的物件,除了國有軍工企業之外,還包括了造民用飛機的央企,全部加在一起,大概有八九家之多。這些企業,有可能是一個孃家。同屬於一個集團公司,但是國資委還有他們的母公司,都默許他們分開進行招投標,相互之間有些競爭,也無所謂。關鍵是一定要把銀河實業招投標的專案全都拿下來。
只要能夠和銀河實業進行合資,那備就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可以透過商業的方式,影響到銀河實業軍用直升飛機方面的發展,而不是一直使用命令或者要求式的。
軍方很擔心自己要求提多了小會不會引起劉士卿的不愉快,要是劉士卿不愉快,以後不繼續卓著軍方搞出來更多更先進的軍事裝備,豈不得不償失?
等到劉士卿、郭倩蓉、楊諾婷等人趕到武靈市的時候,國內幾家造飛機的軍工企業、央企全都派了代表趕了過來。他們派來的最低等級,也是公蝨的常務副總經理,大部分都是總經理帶著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等一大幫子人一起過來的。
僧多肉少對他們來講是不存在的,畢竟銀河實業已經表示過這次拍賣的數量不會少,單單大的系列就有十四五個,差不多摺合每家公司兩個系列了。每個系列又有那麼多款,只要能夠競拍下來一兩家,那麼就可以分享這個系列的豐厚利潤了。不過有了碗裡的,經常會想著鍋裡的,大家都很清楚系列雖多。但是每個系列的利潤肯定是不一樣的,有多有少,就像獵隼攻擊直升機的利潤,肯定要比飛鷹重型運輸直升飛機的利潤多得多。搶到獵隼攻擊直升機無疑更加的划算。 招投標大會在銀河實業總部進行,每個企業都在事先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專案。準備了標書,到了招投標大會上,把標書交給銀河實業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然後就可以靜等結果了。
銀河實業給出的招投標標準格式書主要注重以下三點,首先是投資規模。其次是股份分配,其三就是管理許可權。銀河實業就這三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