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部分(第3/4 頁)
人知道他在幹什麼。以至於。困難的程度無形之中又加大了許多。
從返回燕京市之後,劉士卿就一直在做全自動智慧實驗室專案。一連忙了一個多月,到了三月底,全自動智慧實驗室仍然是隻有一個雛形,想真正的投入到實用中,至少還需要五個月左右的時間。
就在這個時候,莊飛燕把鐳射鷹的測試報告發了過來。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裡,莊飛燕親自帶著人,開著銀河重工製造的電動力汽車,拉著銀河精工製造的直升機,以及花費大量資金,購買的各種尖端的測試裝置,帶著鐳射鳥,在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天南地北的一頓奔波,一共尋找了數個比較複雜的地域,對鐳射鷹進行了測試。有時候為了趕時間,他們晚上都不在旅館睡莫,而是在車上睡覺,即便是這樣。時間還是非常緊張,勉勉強強的完成了測試任務。
對鐳射鷹,測試報告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莊飛燕和她的那些從特種部隊上退役的同事們一致認為鐳射鷹在靈活性、隱蔽性上,要優於無人飛機,在戰鬥力上,也擁有無人機無法比擬的優勢。
感謝“我是一片雲”的打賞
第844章 就像是一百多年前的帝國列強
燁章就像是,百多年前的帝國列強 由於劉士卿給出的時間比較少,鐳射鷹的測試是比較倉促的,不過即便是這樣,從莊飛燕他們挑選的測試環境中可以看出來,鐳射鷹的各種效能還是達到了劉士卿的設計要求的,一個月的辛苦沒有白費。
然而一想到製造鐳射鷹的那段日子,劉士卿就不由得打了個寒戰,一隻鐳射鷹就有千餘個精密的零部件,製造出來就已經相當的麻煩和辛苦了,可是還要把它們準確無誤的組裝起來,中間還不能出一丁點的差錯,否則的話,鐳射鷹就有可能出問題,輕則達不到設計耍求,重則報廢。劉士卿自待體力和精力還是比較過人的,可是在製作鐳射鷹的過程中,感覺還是有點支撐不住。
如果想確保公司總部、銀河工業園、銀河實業高新技術實驗園以及分佈全國各地的子公司的安全,那麼只靠一隻鐳射鷹,肯定是不行的,這個數量要擴大到數十隻,如果算上未來公司發展產生的對鐳射鷹的新需求,可能製造數百隻,都有可能。將來,如果條件成熟的話,還要把鐳射鷹對外出售,到時候,數量就更加的恐怖。即便是劉士卿不親自操作這件事,而是招募一批熟練工,他可以擺脫出來了,但是對員工卻是個非常辛苦的差事,何況,手工組裝意味著速度慢,這對於快速的把鐳射鷹佈置起來,是非常不利的。 想來想去,全自動智慧實驗室的建設還是要加快,從緊。
就在測試報告出來不久,。舊年4月 日,國家海洋局正式下發檔案。批准了銀河實業子公司銀河海洋的“赤潮靈”投入實際應用之中。為此,國家海洋局、銀河實業和銀河海洋還聯合舉行了一個新聞釋出會,在釋出會上,公佈了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對試驗海域的檢測報告。報告中的一系列資料顯示,赤潮靈是一種安全可靠的環保生物製劑,可以在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形成赤潮的各種藻類,進行破壞,阻止它們在海洋中形成規模,最終避免赤潮的形成。當藻類全部死,亡後,赤潮靈中的微生物也將因為缺少食物的關係,逐漸的死亡,從而避免了對海洋產生新的危害。
隨同測試報告公佈出來的國家海洋局、銀河海洋這一年多時間裡拍攝的各種影視資料、圖片和檔案等,除了極少數因為商業秘密的關係,需要進行保密之外,其他的所有資料,都將會對社會公眾開放,任何人只要出示有效的身份證件,都可以有償的進行查詢。
得到這個訊息後,劉士卿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算起來,赤潮靈是銀河實業所有專案中,從立項到投入實際應用,花費時間最長的一個。早在2刨3年春節期間,他就帶著人親自跳到了冰冷刺骨的東海之中,極其幸運的捕捉到了點砂蝦,然後以點砂蝦體內的微生物為基礎,研究出了赤潮靈。一晃三年時間過去了,赤潮靈終於走完了科研、實驗環節。開始投入到實際應用中。
銀河海洋先後在赤潮靈這個專案上,投入的科研經費高達五六億華夏幣,其中有一半左右,是在實驗階段的花銷。現在。這筆錢終於有回本的希望了。
在新聞釋出會之後,貝詩晨在銀河海洋內部,公佈了治理赤潮的參考收費標準,國內海域,每平方公里為三十萬華夏幣,國外海域則為每平方公里三十萬美元,處理面積達到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享受九五折優惠。當然,如果誰的談判能力強,能夠把多收費,公司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