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2/4 頁)
賺了多少,又賠了多少,在哪個方面進行了投資等等。就這,也不是每天都看,甚至一個月兩個月不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是劉士卿對銀河實業的財務不關心,而是公司從一開始,對財務就設立了嚴格的監控體系,財務部本身就有嚴密的內部稽核體系,銀河實業總部的財務部是一個大部門,記賬、出納、稽核、會計檔案管理等等二應人員配置齊全,再配備以嚴格的財務制度以及考核制度,財務方面的問題基本上在財務部就能夠發現,一般情況下,問題是很難走出財務部的。
然後以丁崇祥為首的管理團隊是一道關、以王澤偉為首的投資團隊則是第二道關,以楊諾婷為首的董事長秘書團隊則構成了第三道關,他們都有發現問題,並及時把問題向劉士卿做出彙報的權利和義務。
正是因為有如此嚴格的管理體系。在財務問題上,基本上不用劉士卿過於操心,他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財務之外的問題上。
“對公司過去一年多的賬目。我大致的捋了一下,發現和咱們事先預估的一樣,汙水處理廠和建築垃圾處理廠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投資大,利潤低,資金回籠比較慢。
至今,咱們在拱天省已經修建了十幾家汙水處理廠,有的已經建成。有的還在建設之中,每一家的投資都在億元以上,多的甚至在十億元以上,想收回投資,至少也是七八年。甚至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已經興建和在建的建築垃圾處理廠的情況也差不多,投資在千萬元之上。想收回投資,也需要五六年,甚至十年左右的工夫。
這樣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這就是說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始終在持續不斷的往汙水治理、建築垃圾處理這兩方面投入龐大的資金。每年都要往裡面扔幾個億、十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這種事情,不應該是我們來做的,不過既然乙經做了,那麼咱們就要尋求最好的結果,尋找更多的融資渠道,實現這兩個子公司的自我造血功能,而不是一直處在總公司不斷輸血的情況。上市無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渠道,可以擴大公司資本,實現更大範圍內的擴張。
士卿,我的建議是將汙水處理廠、建築垃圾處理廠分別整合在一起。組建成兩個,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銀河水務股份制有限公司,以及銀河垃圾處理股份制有限公司,前者不能僅僅侷限在汙水處理這一塊兒。還要涉足汙水處理上游以及下游產業。包括汙水處理裝置、技術的研發、生產,自來水供應等等,後者也不能僅僅侷限在建築垃圾處理這一塊,上下游產業也要設計,另外生活垃圾處理、可迴圈利用的廢品處理等等,也可以涉獵。
把這兩個上市公司打造成銀河實業旗下環保治理方面的哼哈二將,為全華夏的環保做貢獻,樹立銀河實業的正面形象,為股民的投資謀取豐厚回報。將來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也可以讓這兩家公司走出國門,到國外的水務市場、垃圾處理市場去遊戈。”
王澤偉的設想要比袁天成的更深。更廣,更加的完善。在場之人全都是眼前一亮,唯獨劉士卿有點猶豫,他的手中掌握了不少水處理方面的先進工藝,要是把汙水處理廠獨立出來。上市的話,那麼他還要不要把這些工藝提供給上市後的銀河水務?如果提供的話,又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提供?
建築垃圾處理廠倒是無所謂。即便走到了未來世界,這方面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無非是處理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對環境的二次汙染更小罷了。在現有科技條件下。只有肯投入資金進行研發,完全可以實現這些目標,基本上不用他劉士卿插手。
“老闆,我覺得王總的意見很楊諾婷首井表明了自只的態劉士卿點了點頭,“就按照王叔的意見辦吧。咱們先把各地的所有建築垃圾處理廠、銀河建機整合到一起,組建成立銀河垃圾,這個名字有點難聽。還是叫銀河環保高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吧,整合之後,向華夏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遞交申請,申請在國內的股市場上市。具體的事情,就由你牽頭辦理吧。至於銀河水務的上市,押後處理吧。先看一下銀河環保這個試點的情況如何,再行決定銀河水務的後續發展。”
王澤偉點了點頭,“好的,等這次會議結束後,我馬上安排這件事。”
劉士卿又道:“至於建立銀河銀行以及銀河保險公司的事情,後者我同意了,讓總公司的投資部調研一下國內的中小型保險公司,找一個,業績好、口碑好但是資金不足的。進行接觸、洽談,力爭收購其半數以上的股份,能夠全資收購更好。至於銀行如何組建,什麼時候組建,還是好好的調研一番之後,再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