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具都消逝了。而那些耕種的農具,也即將消逝。
消逝的不僅僅是農具,還有農耕文明,還有一段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苦難歷史。
還有我們記憶中的童年。田園牧歌,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綠草如茵,還有泥土的芳香,燕子的剪影,野花點綴的曠野,日之夕矣,牛羊下山……以後,我們只能在那些古典詩歌中才能尋找到它們的足跡。
我們生活在工業文明中,工業文明中充斥著冷冰冰的機器,冷冰冰的機器拒絕浪漫和溫情謝謝關心我的朋友,你們實在是對我太好了。
前兩天簽了出版合同,在籤合同的前夕,猶豫了好多天,該不該籤,敢不敢籤?後來想,既然是讓大家看的,讓大家防騙的,就不怕什麼了。籤!
我就不信那些壞蛋敢來找我,我就不信他們能夠找到我。
書籍出版的時候,用李么傻的名字,書籍中不出現我的真實姓名。書籍出版後,不接受任何一家媒體採訪(如果真的會有人想採訪的話),不會向任何一個人透露這本書是我寫的。
截至現在,知道這個帖子是我寫的,只有我的妻子。母親不知道,弟弟妹妹不知道,同事更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擔心家人擔心,也擔心同事會洩露出去。
我生活很好,每天上班之餘,看看書,寫寫文字,大街上散步,日子很悠閒自在。
謝謝關心我的所有朋友們。匣中劍0003,您好。
西北農村很多地方安葬死者的時候,都會請龜茲。龜茲裡有吹嗩吶的、敲小鼓的、拍擊跋的。他們一路吹吹打打,從死者家中一直到墳地裡,那種淒涼的音樂讓人心顫。
這些人都是固定的幾個人,有出殯的時候,就出去,掙點零花錢;沒有出殯的時候,就各回各家,耕種田地。
嗩吶的聲音高亢刺耳,聲如裂帛,平時是不能吹的,否則會帶來災禍。所以,學習吹嗩吶的人,都會躲在深山裡吹,還不能被人聽到,聽到的人會有災禍。
龜茲這兩個字我一直不知道怎麼寫,也是後來才從書本里看到,龜茲是從唐朝的西域引進的,歷史真可謂古老啊。
我還聽說唐朝西域有一個名叫龜茲的地方,這種音樂就是因地而名,不知道對不對。
中華民族發展這麼多年,很多古老的習俗傳播到了中原江南就發生了變異,只有在偏遠的西北還儲存了下來。西北五省廣為流傳的秦腔,據說是蘇武牧羊的時候,心生悲憤,嘶聲吶喊,後來演變成了秦腔。隴東皮影可以追溯到秦二世。陝西最有名的麵條岐山臊子面,據說當時是周文王周武王的軍糧,為姜子牙所發明。而西北著名的鍋盔,可以上溯到韓信的楚漢相爭時代。手有餘香兄弟,謝謝你對這個帖子如此偏愛。看到你的文字,我感覺鼻子算算的。這個帖子是我們大家的孩子。
不管出版不出版,我都會把帖子一直寫下去。說真的,出版了,除過我的妻子知道這書是我寫的,再不會有人知道,咱不圖名。出版了,就那麼一點稿費,對咱來說,也多不了什麼。咱寫這書圖什麼?圖的是給自己這些年一個交代,一個總結;再圖什麼,圖的是認識了這麼多的好朋友,好弟兄,每天都能在這裡看到;圖的是讓更多人不要上當受騙。
所以,帖子會一直寫下去。
我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午後,母親在院子裡織布,村中另外兩個姨娘在紡線。現在,在南方,早就進入了機器化大生產,衣服成批次生產,每個製衣工廠成千上萬,誰還會要這些土布衣服?
母親她們三個人邊幹著手中的活,邊嘮著家常,還動不動就會唱起歌曲來,都是在教堂裡學會的歌曲。歌聲緩慢悠長,綿綿不絕,讓人聽了很憂傷。
我問母親:“織這麼多布幹什麼?”
母親說:“有的人家中困難,買不起床單被罩,教友們就織布做好,送給他們。”
母親又說:“神父讓幫主窮苦人,有錢的出錢,咱幾家沒有錢,就織些布送過去。”姨娘們看著我,都善良地笑著。
奉獻是快樂的。我從母親和姨娘身上看到了。
走進房屋,我看到了父親的照片懸掛在桌子上方。那是父親此生唯一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還是我帶著父親去省城治病的時候,父親、母親和我一起拍攝的。
父親唯一的一張照片,當時加洗了幾張,我們兄妹三人一人一張。我一直珍藏著父親這張照片。我無論走到哪裡工作,都會帶在身上。
後來,我有了女朋友,女朋友第一次看到父親的時候,驚歎道:“老爸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