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3/4 頁)
早有太監準備好了樞密使的官服、官帽和印鑑,在李準謝恩以後便送了過來。
李準雙手接過太監手裡的木盤子,然後再次拜謝!
拜謝完畢,趙權才對李準問道:“李愛卿,北方遼軍壓境,該如何是好?”
李準早就知道自己回到京城是來幹什麼的,所以對趙權的問話早有準備,於是行禮說道:“回皇上,依老臣只見,遼國欺人太甚!如果朝堂奸佞以除,又挾山東之勝,軍心旺盛,所以老夫建議,應該和遼國大戰一場,讓他們知道我堂堂天朝的厲害!”
這意思,是要戰!
趙權聞言皺了皺眉頭,說實話,要是沒有太子為他求平安符,京城百姓一起跪著為他祈禱的場景,趙權的心病也不會這麼快有氣色的。
而且……因為太子和京城百姓給趙權帶來的震撼與感動,也讓趙權當年的壯志雄心又回來了一些,所以趙權才在知道紀平和曹剛他們要和遼國開戰的時候,沒有馬上拒絕!
現在聽到李準的話,趙權沉思了許久,終於還是咬咬牙,對李準道:“開戰便開戰!但是李愛卿,何人可以為帥?”
李準聞言,一個撲通跪了下來,對趙權說道:“啟奏皇上,臣認為這掛帥之人,非皇上莫屬!”
一句話,讓滿朝文武炸開了鍋!
第432章 人臣之道
皇上為帥,這是又要御駕親征啊!
難怪滿朝文武會驚訝,四年前太原一戰現在還歷歷在目,這傷疤還沒有完全揭過去,李準居然又要皇上御駕親征?
什麼的大佬?
這才是大佬!
滿朝文武之中,恐怕只有李準才有這個魄力,敢在這個時候要求皇上御駕親征!
但是李準有他的理由,只見李準俯在地上說道:“皇上,如今我朝國強民盛,軍心大震,非當年可比!並且這次遼國貿然出兵,師出無名,若不予之迎頭痛擊,怕只會助長遼人的野心,日後我安朝不得和寧矣!皇上御駕親征,此乃表態,使三軍同心。”
安寧是長公主雲雪的名號,所以李準便用了和寧兩個字!
李準先是說明了現在安朝的國力和國內的形勢,認為可以和遼國一戰!又說到了遼國這次出兵南下師出無名,不得民心。也就是說,天時和人和都在安朝這邊,而遼國主攻,安朝防守,這又佔了地利!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安朝這邊,所以李準認為這一仗安朝完全可以打;又說了這一次如果不和遼國開戰的危害,最後才說到了李準御駕親征的事,這也讓他的進諫更有說服力!
趙權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心中卻是無法平靜。
御駕親征?
那是他一生中的永遠銘記的痛!
“紀愛卿,你怎麼說?”
趙權沉聲問了紀平一句。
紀平猶豫了一下,然後他看向了李準,問道:“李大人,皇上龍體抱恙,此事御駕親征……只怕不妥吧?”
聽到紀平的話,趙權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
以紀平的穩重,從性格上來說,對於御駕親征的事肯定沒有李準那樣激進,這也讓趙權從秦王之亂以後,第一次看到了朝堂上大臣們出現了意見分析!
這是好事!如果朝堂上臣子們的心都抱在一塊兒,將朝堂變成了一言堂,這樣就危險了!
這也是趙權近幾日愁眉不展的問題,按理說,清除了朝中秦王一派的官員以後,這對太子趙子繼來說是好事,但是……
老臣們如果真緊緊地抱在一塊兒,那麼朝堂之上,成了一家之言,那還要自己這個皇上幹什麼?
所以趙權心情好了,對李準道:“李愛卿,你先起來說話!”
“謝皇上!”李準站了起來,然後朗聲說道:“臣聞,杯弓蛇影,是心有愧;草木皆兵,是心有懼!相由心生,若是皇上能心無雜念,臣再問皇上一句,這天下誰最大?”
意思是,杜宣杯弓蛇影,是因為問心有愧;苻堅草木皆兵,是因為他心生畏懼。這些人都因為被外界的事物擾亂了自己的心境,產生了幻象而已,如果皇上你的心裡不去想這些讓你害怕和有愧的事物,你覺得這天下誰最大?
趙權傲然說道:“當然是朕!”
這是事實,天下除了趙權,誰敢稱自己最大?
就是遼帝,也比趙權矮了一個輩分!
李準這才對紀平說道:“紀大人,敢問人臣之道,侍奉皇上首要做的是什麼?”
紀平對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