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他能說會道,體面斯文,這活自然也就非他莫屬了。為此,顏裁縫於前一天就在顏進裁縫鋪的門前掛好了“明天關門”的紙牌。
不單說顏進裁縫鋪關門的事,就連鎮裡的小學和中學也都放假一天,原因是學校的幹部和老師都要參加郭家大院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婚慶大典。而且小學和中學還專門為此準備了節目,由數十個精挑細選出來的學生到時手捧鮮花站在郭家大院門前唱迎賓歌曲,這自然也就少不了金銀。
這樣盛大的喜事,永安伯自然也是要去的,而且在頭兩天,黃管家就受郭老爺之命專門上門找過永安伯,說是郭老爺要請永安伯在大少爺婚事那天,到場專門負責管理酒水。
永安伯也不好推辭,不管怎麼說,畢竟是在一個鎮上住著,不答應有些說不過去。更何況又有機會可以見著紫花呢。
這不只是郭家大院的喜事,好像是變成了整個古風鎮共同的節日,大家奔走相告,喜氣洋洋。幾乎鎮上的每家每戶的大人都被請去幫忙,會做飯的巧婦們更是於幾天前就被請進了郭家大院,幫忙提前準備婚事這天的酒宴。小孩子們也不用讀書,都早早的跑到郭家大院門口來看熱鬧。戲臺還沒有搭好,一些孩子們就開始從自已家裡搬來小凳,提前佔好了有利的位置。
晌午剛過,幾聲“嘀嘀”的汽笛聲傳來,一輛小客車開到了郭家大院門前,從裡面下來了縣府的李縣長,縣警察局的張局長,縣工商局的鄭局長,縣財貿局的王局長,緊跟後面的是鹽務局的周局長,九曲鹽廠的孫廠長。另外還包括各位局長的夫人和司機在內一共是十一個人,男的都著絲綢長衫,紅光滿面,氣度非凡。女的都著絲綢旗袍,打扮得花枝招展。
郭老爺早已在顏裁縫的陪同下於院門口等候多時,一見貴客到來,他慌忙上前迎接,一陣寒暄,貴客們被郭老爺安排進了西花廳,好煙好茶伺候。
鎮民們這下可都傻了眼,雖然大多並不認識這些氣派非凡的貴客都是些啥子人物,但在弄清楚這些人物的真實身份過後,不免更是對郭老爺另眼相看了,因為誰的心裡都清楚,如果說要誰有能耐結識這麼多的大人物,在古風鎮恐怕也就只有郭老爺一人了。
且不說這縣政府幾大部門的一把手都來為郭老爺捧場,單說這一輛小客車對鎮民來說,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新鮮玩意兒了。除了極小數到外面闖過的鎮民看到過汽車以外,鎮民們這還是第一次看到裝著四個圓輪、頭上還長著兩個“大眼睛”的洋馬兒。於是鎮民們便都圍在小客車的四周又是看又是摸的,感覺好玩得很。
這也難怪,這古風鎮到縣城的公路也只是頭年才修好的,事實上這也不能稱其為公路,叫通黃包車的馬路或許會更恰當一些。再說是這輛小客車本來也是縣裡的第一輛載客的小車,整個縣城加起來也就只有兩輛,另一輛據說是縣鹽務局所有,是專門用來運鹽的呢。
大家正看得起勁,這時黃管家扭著屁股走了過來:看些啥子?有啥子好看的喲?
“我說黃管家,你說這個玩意兒要跑起來究竟有好快喲?是不是比黃包車還要跑得快喲?”有人好奇的問。
“哎呀,我說你們一個個都是木腦殼,生就沒有見識,這要不比黃包車快,那還算啥子高階玩意兒嘛,你們就沒有看到這比黃包車要多兩個軲轆?就給人多長了兩條腿一樣,還能跑不快?真是沒有見識!”黃管家很是得意。
“還是黃管家有見識,啥子都懂,啥子都見過,這樣的玩意兒我還是第一回見呢。”有人恭維。
“光見過有啥了不起!我以前陪我們家老爺到縣城辦事時還親自坐過這個呢。”黃管家有些洋洋得意的樣子。轉過身扭著屁股走了沒幾步又回過頭來:我說大夥兒,看看可以,可不要動手亂摸,要摸壞了,你們就算是賣了婆娘孩子也賠不起,到時我可沒法向我們家老爺交待,說著又回過頭扭著屁股走開了。
“有啥了不起!還不是佔著郭老爺的光?”有人咕噥。
“看這屁股比女人扭得還圓,要是一個女人,保準是一個賣娼的貨色!”又有人取笑補充。
古鎮漢子…古鎮漢子(中部) ;第六十四章
。
這天天剛麻麻亮,郭家大院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今天是郭家大少爺結婚的日子。
好像就在一夜之間,郭家大院裡裡外外都掛滿了大大小小的紅燈籠。每一道門窗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喜字和窗花。院門前的兩頭大石獅嘴裡可以滾動的繡球都被裹上了紅紅的絲綢。大門正上方的牌匾上,纏著一朵碩大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