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人了。”
“嗯,應該是吧。”張說道。
村東邊的一片樹林邊,聳立著一座漂的二層小樓,硃紅的大鐵門彰顯著這家人家的富裕和權勢。這就是濟北市副市長李紅林的老爸李子中居住的院子。
李子中今年75歲,做過多年的村幹部,一直是石門村的強人,家境富裕,兒孫滿堂,在錦繡川地區可是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大兒子現為華夏農業部的副部長,二兒子現為濟北市的副市長,大孫子李宜江現任商業部計劃處的副處長,算是官二代,二孫子李宜林現為物美集團東山省物美超市的總經理,算是華夏有錢人,李家可謂滿門官員、有錢人,風光無限,為李家掙足了門面。
今天,是李子中老人75歲生日,二兒子李紅林和老伴張英帶著大兒子李宜林,二兒子李宜松回到石門村給老人祝壽,京華市的大孫子李宜江和弟弟李宜河則代表父母回來看望爺爺。
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人找茬
李豔春介紹道:“靠山吃山,靠河吃河,有人販賣魚蝦,有人買賣土特產,有人種植蔬菜等等,但都是小買賣。”
“我在來得路上,特別注意了一下你們這裡的環境條件,無汙染,無公害,水源充足,氣候溼潤,非常適於特種種植和有機種植,這兩種產業的效益都很高,如果能夠開展起來的話,你們這裡的人們很快就會脫貧致富了。”張錚說道。
“什麼是特種種植和有機種植?”李豔春問道。
“比如種植中藥材、香椿、菊花等經濟性作物就屬於特種種植。有機農業的特點是不使用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新增劑等,突出‘天然’兩個字,由於利用這種方式生產的糧食、蔬菜等農產品,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所以就能賣個好價錢。”張錚介紹道。
“其實,我們最為關心的是銷路問題,沒有銷路,就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等於是賠本賺吆喝,這是得不償失的。”李豔春說道。
“至於今後的發展,我們以後再談吧。我已經準備在仲官鎮穆格莊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我們公司全部收購,到時候看看能不能將你們村也包括進去。”張錚說道。
“不愁銷路,解決了農民的後顧之憂,大家的積極性就高了,我看行。”李豔春說道。
“行不行,還得村裡來決定,好了,生意的事以後再談吧。我說小錚,這第二杯酒,我和你大娘就將豔紅交給你了,豔紅是個好孩子,吃得苦太多了,你小子可要好好對待她,千萬不能對不起她。來,為了你們的幸福乾杯!”李老漢又幹脆利落的乾了杯中的酒。
“大爺,您們二老儘管放心,我別的本事很厲害,但這疼老婆的本事更厲害。李姐可是我的寶貝,我會好好的愛李姐,更會好好的保護李姐的,我……”
“嗨!我說李豔春和李豔順,都給我滾出來!”
張大官人的的忠心還沒有表完,院子外面便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
“豔春,這是怎麼回事?”李老漢問道。
“我哪裡知道什麼事?你們繼續,我出去看看。”李豔春說道。
“大哥,我陪你去。”張大官人聽到外面的叫聲,知道來者不善,一定是來找茬的,他擔心大哥應付不了,便帶上具有拍攝功能的微型攝錄機,自告奮勇的跟著出來了,在經過簸籮時,從裡面抓了一把黃豆捏在手裡。
來到院子,看到有幾十個人正圍在寶馬車前議論著。
“我說各位,不是說東山省目前只有一輛這樣的車嗎?它怎麼會出現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呢?”一個油頭粉面的白淨小青年說道。
“是呀,我也在納悶呢?這輛車怎會到了這裡來呢?”另一個小青年說道。
“我認為他們應該是從濟北市來遊玩的,中午沒地方吃飯,就到老李頭家吃個農家飯而已。”又一個小青年不以為然的說道。
“小心點,別弄壞了人家的車子,能夠開得起這種車的人,應該不是個普通人,咱們的目標是老李頭家,不到萬不得已,你們千萬別給我節外生枝。”白淨小青年說道。
李豔春走出小院後,對著人群說道:“嗨!我說各位,誰找我?”
白淨小青年走到李豔春面前,說道:“你就是李豔春?”
李豔春說道:“對呀,本人左不更名,右不改姓,李豔春是我,我就是李豔春!請問找我有什麼事?”
“我說李豔春,你個***,好大的膽子啊,你們家不但不給我爺爺拜壽,還打我的人,你是不是活膩歪了!”小白臉惡狠狠的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