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 頁)
國留學的時候,都很少見到工業生產。
王洲自然不會阻止,連忙說道:“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兩部分,第一是維修平臺結構,第二是替換零部件。零部件的維修是在另外一個車間進行的……”
“就看平臺維修,我們能靠近一些看嗎?”納斯爾其實想說上去看的,後來一看平臺歪歪扭扭的,好多鋼筋結構都被拆掉了,又改口了。
王洲滿口說沒問題,交給他們一人一頂安全帽,又看了幾個人的皮鞋,就帶著他們往裡走,邊走邊介紹道:“現在正在做的是材料更換哦。我們更換材料和其他公司不一樣,這個平臺製造公司,不願意告訴我們外載荷之類的具體引數,最後全是我們自己算出來的。現在你看,全部按照實地測量的結果,更換構建,又安全又好用。”
“你們把外載荷算出來了?”納斯爾知道這個東西,是因為他以前找維修公司的時候,人家就要過這個。但是,製造公司將之當作自己的商業機密,不願意給。找合同也沒有支撐。也是其他公司不願接手的原因之一。
王洲傲然抬頭,笑道:“我們的隊伍,全線工程師都厲害的很。你看現在做的維護。不是簡單的照貓畫虎,許多80年代初的結構體,或者是材料。都被我們換了下來,用上最新的材料和結構。你們如果看到我們的採購訂單就能發現,我們有購買美國鋼鐵公司的特種鋼鐵,也有使用我們本國加工的高階產品,等到檢驗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了,佔大便宜了。”
其實,更換材料,除了更新更好,也是為了更便宜。“海鑽六號”也是7000噸的大傢伙。用鋼量大的驚人,雖然不至於全部更換,但是更換幾百噸的金屬總是需要的,要是按照80年代的設計來做,300萬美元都不能保本。
納斯爾也知道這個道理,只叮囑道:“我是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維修部門的高階總監,你們做的平臺若是能透過第三方檢測。我還會發訂單給你們的。”
“那就提前謝謝您了。”王洲嬉皮笑臉的,一點看不出剛才出汗搬貨的模樣。
納斯爾圍著船臺轉了一圈,又去了裡面的臨時小車間。同樣是熱烈生產的景象,邊上既沒有*啡機,也沒有茶水間。只有一大桶純淨水放在高桌上,由著工人自己倒。
王洲跑步去找蘇城了。納斯爾等人瞪了半天眼睛,也沒有看到有哪個中國工人,停下手上的工作,過來倒一杯水。
所有工人就在那裡焊啊焊,車啊車的,操作著手上的工具,沒有一絲一毫要休息的意思。
不知什麼時候,王洲回來了,說“沒找到蘇董”。納斯爾的手下卻先扯住他,問:“你們在車間邊上都不設定休息間,也沒有休息用的椅子和桌子,大家想歇了怎麼辦?”
“歇了就回家歇去唄。”王洲反而一臉的奇怪。
“這樣的高壓政策,大家難道不會**?”
“這樣還是高壓?再沒有比這輕鬆的工作了,你知道我們趕進度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嗎?”王洲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幾個沙特人,憐憫的道:“你們不做工業不明白,工業生產是一個整體的,你這邊歇息了,流水線那邊的工人休息不休息?他要是不想休息,你這裡就成了瓶頸了,要影響全域性效率的,為了一個人休息,影響所有人休息,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其他人總也有休息的時候,可以每道工序都存一點貨,不要弄的那麼緊張,各個崗位都存一點,讓休息的人不至於影響後面的人。”沙特人說的是他們的辦法。
“這等於是人為增加庫存啊,一條流水線下來,庫存不是要增加百分之二三十?”王洲失笑,道:“豐田汽車早就在搞零庫存了,這個你們應該知道吧。做工業的,庫存是越少越好,我們大華實業也在學習減少庫存的各種辦法,怎麼能用反過來增加庫存……”
暗地裡,王洲心想:怪不得你們的工業產品都是歐美日本的,根本是逆著世界工廠發展的。現在別說是日本了,美國工人、澳大利亞的工人也不能像是你們這樣,想歇就歇吧。
80年代的中國,能說英文的科班學生,都屬於菁英份子了。說起道理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納斯爾聽的點頭,但說話的時候卻反對道:“你們這樣,對工人的壓力太大了。不如自由一點。不過,你們中國的工人,都能進行這樣高強度的工作?”
“當然,我們公司也有相應的勞動保障體系,不會弄壞大家的身體的。有時候工作強度大,確實會辛苦一些。”
“哦,那等你們的鑽井平臺修理完畢了,可以派遣些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