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按最優價格算的話,1平方公里1億元。不過,如果當年投資的話,可以先建設,5年內補足土地出讓金,都不收利息。”
蘇城聽出他話裡的意思了,只要開建了,5年以後也只要交利息就行了。
1平方公里是100萬平方米,等於1平米的土地只要100元的轉讓費,在蘇城眼裡是再便宜不過了,何況不用現在付錢,等到1995年,東方明珠都建好了,地價可就完全不同了。
於是,蘇城的手又一抖,直線就打了個彎,狠狠的颳走了一個大圈。然後滿意的端起了酒杯。
葛副市長高興的一碰杯就喝,那模樣恨不得把齧齒翻出來,放在大腿上磨一磨。
1991年以前的浦東尚未做好七通一平,一點都不吸引人,賣地尤其艱難。當時的深圳特區,做好了給排水、電、氣、熱、通訊、道路的工業用地,每平米每年的轉讓金才是年就是50元。
浦東的生地就要雙倍乃至三倍的價格,自然不會歡迎。
因此,此時的上*海別說是土地財政了,為了籌集資金,地方財政險些崩潰。中銀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銀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香港澤鴻發展有限公司、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上*海市投資信託公司等開發公司和金融公司,投入數十億元,用了2年時間,才勉強搭好了骨幹,完成了七通一平的公用建設,將“生地”變成了可以工業開發的“熟地”。
為此,政府撥款、銀行貸款、入股開發、海內外公開上市,向社會募集資金等等手段層出不群,堪稱中國早期籌集資金的大百科全書。
在這等條件下,蘇城的大華實業許諾進場,不免給了葛市長諸人以極大的信心。
蘇城同樣高興,影印了一張浦東地圖掛在酒店的會客廳裡,並準備了1000萬美元的定金,隨時準備成為浦東最大的地主。
在市政府的刻意宣傳下,大華實驗室的搬遷,也被媒體描繪成了大華集團的搬遷,並將定金暗示為一次性付款……
如此一來,濟*南市政府的緊張尚在其次,臺塑內部的氣氛陡然緊張,他們可不希望自己的戰略盟友,把現金都換成不動產。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T
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直接開建
王勝以最快的速度,轉道香港抵滬。
臺塑在本地設了接待中心,派了臺車到機場接機。王勝上車就看到座椅前面插著幾份報紙。
他隨意展開一份《新聞晨報》,就見頭版印著浦東的照片,橫排用粗體字寫著:浦東地產市場啟動。
王勝一下子坐了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臺塑對大華實業的關注,早在油田競標時就開始了,王勝和蘇城見面的次數也很多,並有甲醇裝置的建造約定。對臺塑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口頭約定,因為大華實業掌握著世界級的油田,雙方若能合作,這就是最好的風險管控。
此外,臺塑的7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為了解決臺塑自己的生產原料問題,王勝邀請蘇城出資,也能降低本身的成本,屬於一舉兩得。只不過,70億美元的專案實在龐大,大陸的熱情抵不過臺灣政府的冷眼,投資才始終未能進入實質解決。
王勝仔細閱讀報紙,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隱藏的資訊。直到車停穩,他都沒有察覺。
“王先生,二十四層到了。”司機輕巧的開啟了車門。
王勝抬了一下頭,看到“上*海國際飯店”的銘牌,便將報紙揣進懷中,遞給司機小費,說了聲“謝謝”。
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悠久的飯店,1934年代建成的24層樓,有遠東第一高樓的美譽,見證了二戰前的最後繁華與衰落。直到80年代,86米高的國際飯店都是上*海最高樓,被老上*海人稱作二十四層。在超過百米的大廈就要被叫做摩天大廈的年代裡,灰黃厚重的國際飯店總是讓人懷疑資本主義的腐朽,怎麼能腐朽出這樣的大樓呢?
王勝不太喜歡國際飯店,覺得它的裝修太老舊了,陳設太複雜,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臺灣的老飯店。但是,國際飯店就在南*京西路,正對著人民公園,交通非常便利,又有不錯的飯廳,作為商務出行是再方便不過了。所以,每次來上*海,他還是會住在這裡。
這次來國際飯店,卻是蘇城的選擇。
進到豐澤樓,就見蘇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