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開口道:“蘭娘,這次見面倒是生疏了不少,跟自家大哥何須如此客氣,石頭年紀還小,貪玩一些也是正常的。”
沈蘭聽他這麼說只是笑了笑,雖然兄妹兩個不著邊際地又聊了一會兒,沈蘭留了瀋海峰用飯,晚上宋文祥也回來了,於是由著宋文祥陪瀋海峰飲酒,沈蘭則沒有跟他們一起吃,畢竟男女有別。(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三章 京城
沒幾天瀋海峰就被宋文祥派去了袁家集,臨行的時候沈蘭準備了些帶給家中二老的東西讓徐媽媽拿過去,她卻沒有再去見他的打算,雖然瀋海峰跟她說的那些個話,她並沒有跟宋文祥說,可是心裡終歸是有了疙瘩,所以也不大打算跟瀋海峰深交,最多就維持個面子情算了。
只是這件事情過去沒有多久,金州竟然爆發了大面積的時疫,這個時候醫療設施落後,像這樣大面積的疫情,通常治理的手段都十分粗暴,所以很多人一旦被發現感染了時疫都會被送出城安置在城外,如此同時還有士兵看守,而那些被安置在城外的人通常只有等死的下場。
將軍府因為之前沈蘭讓人做過一定的防護措施,所以情況比較好,沒有出現一個時疫的感染者,這一點還是比較值得慶幸的,不過也因此沈蘭愈發注意府中衛生的問題,叮嚀府中的人飯前飯後洗手,而且不準喝生水,餐具每天用之前都必須用開水泡過,至於生石灰和燻艾更是不能間斷,另外還找了郎中開了清熱解毒的湯劑用鍋煮了,每天都要喝一碗。
如此一來府裡的情況倒也好,沈蘭見有效果,乾脆就跟宋文祥商量著,將家中的法子散播出去,免得更多有人染病,然後被送去隔離區等死,宋文祥雖然不在意別人的性命,可是既然沈蘭覺得這法子好,他也不吝嗇,就讓人張貼了榜文出去,自己軍營中也比照著沈蘭的法子實行,如此一來還真挺有效用,至少他軍中染病的很少,而金州府的疫情也有所控制。
這次的時疫算得上是全國性質的,所以相較其他地區來說,楚地因為防護措施做得好,不管是兵員還是普通民眾死亡率都不是很高,而其他的地方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很多地方几乎是十室九空,為了防止疫情擴散,有些地方的官府甚至下令屠殺染病的村莊,如此一來更是怨聲載道。
剛進入盛夏,終於時疫得到了控制,好像這個時疫跟沈蘭那個時代的禽流感差不多,不耐高溫,盛夏到來後,時疫就慢慢退了下去,就在這個時候寧王決定出兵攻打其他藩王,畢竟從老皇帝過世到現在也差不多快一年了,楚地一直養精蓄銳,這次時疫因為控制得及時,倒是沒有對楚地得老百姓造成太大的傷害,相反其他的地方卻是元氣大傷,正是稱他病要他命的大好良機,寧王父子怎麼可能會錯失如此良機呢?
既然要打仗了,宋文祥自然也不好再留在金州府了,命令釋出後就帶著部隊跟著寧王世子出發了,而沈蘭母子三人則依然留在金州的將軍府,時疫過去了,沈蘭正好可以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鋪子了。
而宋家人的人則據聞死於時疫,不過真實情況卻並非如此,據宋文祥本人說是將人賣到邊疆去做苦力了,這些人給了沈蘭那麼多苦頭吃,讓他們死掉在他眼裡卻是太便宜了,所以宋文祥直接就把人弄到邊疆了,至於董家母子也因為受到宋娟的牽連一起被賣了,說起來倒是無辜。
因為天時地利的原因,這場戰爭並沒有打太久,年底之前就差不多結束了,除了個別頑抗的地區,大部分地域都已經被寧王所收復,如此一來寧王準備開年前在京城登基為帝,歷時一年多的動亂總算畫上了一個句號。
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宋文祥就派了人來接沈蘭母子進京,所以在皇帝登基以前,沈蘭就拖家帶口一行人進了京城,進了京城的城門,沈蘭還有些恍惚,她原先不過是一介農婦,慢慢走出大山去了金州,而現在更是進了京城,這一路走過來還真有些不可思議。
城門口宋文祥騎在一匹白色的馬上,滿臉期盼地等候著,等到沈蘭的馬車進了城,立馬匆匆迎了過去,算算時間他們已經大半年沒有見面了,自從他離開金州,追隨世子打仗以來,就沒有再見過沈蘭母子三個了,說起來倒是想念得很。
騎著馬緩緩朝著沈蘭那極富特色的馬車走了過去,趕馬車的是將軍府的人,一看宋文祥迎了過來,忙停下來了馬車,車裡坐著的沈蘭感覺到馬車停了,剛要讓車裡伺候的徐氏問一句,就見車門被猛地從外面拉了開來,一抬眼就望進一雙漆黑明亮的眼眸裡,頓時心跳不禁有些加速。
“蘭娘。”伴隨著略微低沉的呼喚,一隻略顯粗糙的大手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