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賀禮(第2/3 頁)
試帖詩了。
這時林清對面有了響動,林清抬頭看去,對面一個身材魁梧的讀書人示意官差自己已經答完卷,準備交卷。官差將卷子收走後,便另有一官差將他引了出去。周圍還沒考完試的人,不禁有些著急起來,林清卻還是不為所動,繼續冥思苦想他的詠春詩句。
詠春夏秋冬的詩句林清其實都各準備了一首,但是若能所做之詩更能貼合現如今的節氣、環境,則更能增加考官的好感度。畢竟出這樣一道題,考官心中也知道考生必然有所準備,而如今這個時節其實就是春天,每年縣試都是在二月到三月之間舉行,但是每年氣候環境又都有細微不同,若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方算佳作。
這個世界在大明之前的歷史和林清了解的全都一致,很多文人詩歌都已出現,如果林清想要借用前人之詩句,那就只能用宋朝之後的。雖然林清腦海中可以記上一些,但是這不是林清可以接受的方式,況且就算憑藉幾首詩詞被人讚許,他可以欺瞞一世不被發現嗎?林清覺得還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比較靠譜。
最終,林清還是在太陽落山前,才將詩句完整地填在了試卷上,請求交卷。
林清,也就是現在的林二狗立馬抹掉了地上的字,跑到林三妮身邊,幫著她抬水桶倒入缸中,才應了一聲,背起一小捆柴往灶房走去。
灶房裡張氏正在忙碌著今日一家的午食,見林清進來了,立刻喊道:“二狗,快去放點柴火進去,灶裡的柴不夠了。”
林清二話不說坐在灶口邊,熟練地將柴火往灶膛裡塞去,並用丟在一邊的舊蒲扇微微扇了一下,原本有些微弱下去的灶火很快又燃了起來。
七月的天正午正是最熱的時候,又坐在燒著火的灶膛口,一邊將柴火折斷一邊往灶膛裡面塞的時候,紛紛揚揚的木屑立刻黏在了出了汗的面板上,林清才六七歲,臉正是嫩的時候,一抹臉就覺得刺刺得疼。
今天輪到張氏給全家人做飯,七月農忙,家裡除了林三妮和林二狗,其他人都下田去了,眼看著家裡人都要回家了,張氏手快腳快得將最後一盆芋頭裝了出來,然後用木瓢滔了一瓢水往鍋裡一倒,隨著“刺啦”一聲,鍋裡的溫度瞬間降了下來。
“好了,狗子,咱去堂屋吧,你爺奶他們也快回了。”張氏衝著林清招呼了一聲後,就匆匆端著芋頭往堂屋走。
林清“嗯”了一聲,衝到水缸前滔水沖洗了一下臉,瞬間覺得涼爽了,這才跟著張氏往堂屋走。
張氏剛剛擺上碗筷,院子裡就響起了人聲。
“爹,照這個速度我們再幹上二十來天,我們這次的夏種就能結束了。”沉穩的男聲中帶著一絲欣喜,來人正是林青的爹,林三牛。
林老漢將農具遞給大兒子林大牛,點頭微笑道:“是啊,這次可多虧了三娃,往年可沒有這麼快的速度。”
三娃子是林大牛的小兒子,聞言有些羞澀得撓撓頭:“爺,三娃子長大了,以後可以幫家裡幹活了!”三娃子也不過是十一二歲的年紀,身高還沒有一米四,已經是家裡的一個不小的勞動力了。
一家人說說笑笑,很快進了堂屋。
林清將裝滿涼水的木盆端了進來,讓大家洗了手臉,才坐下吃飯。
林老漢將涼涼的布巾往臉上一抹,頓時一股涼意從臉上傳來,快速抹了幾下還給林清,讚歎道:“二狗子真是乖順啊,細心體貼,女娃娃也比不上咱家的二狗子!”
話音一落,全家人都發出了善意的笑聲。
林清小臉一板:“爺爺不要亂說,我可是男子漢!”內心卻瘋狂得OS:我本來就是女的好不好!!!
張氏將碗筷分給家裡的老少爺們,笑著說道:“可不是嗎?我們家裡最講究的就是二狗子,女娃都沒有他愛乾淨,天天洗澡不說,還不讓人喝生水,說喝多了容易生病,非要煮開了再喝。”
林二牛的媳婦李氏撇撇嘴:“這可是那些鎮上的少爺小姐才有的待遇,咱家可沒那條件。一垛柴火現在也能賣個一個銅板呢!”李氏少時家貧,最最見不得人浪費東西,在她看來,林清的所作所為就是極大的浪費。
張氏臉上的笑意微微一頓,也不接話,直接招呼李氏和大牛媳婦王氏,以及其他兩個丫頭往灶房走去。灶房裡擺著一張小桌,專給家裡的女子吃飯。
林清雖小,但是也是男子,可以留在堂屋桌上吃飯。
望著桌上一大盆白水煮青菜,一盆煮芋頭,一碗鹹菜,配著有些拉嗓子的窩窩頭,心裡默默嘆了一口氣,提起筷子,吃了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