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說親(第2/2 頁)
居然一字不錯——算是一個有天分的孩子。
林三牛雖然一句都沒怎麼聽懂,但是看人神色還是會的。自家兒子背的十分流利,沒有一絲遲疑,夫子也是連連點頭,這說明對自己兒子還是滿意的。
看來娘說的確實沒有錯,二狗果然是塊讀書的材料!
林清的表現再次加深了林三牛對其讀書的信心,當聽到荀夫子答應收下林清時,連忙將手中的六禮並二兩銀子的束脩交上。
拜師六禮古來有之,分別是芹菜(希望學生勤奮好學)蓮子(希望師長可以苦心教育)紅豆(希望學生來日鴻運高照)紅棗(希望學生早日高中)桂圓(凡事順利圓滿)乾瘦肉條(孝敬師長,聊表心意)。演變至今,更多是顯示拜師者對老師的尊敬。
對於富貴人家而言,這六禮只是走個過場,但是對於林家來講這三百文的拜師禮也很是讓人心疼了一陣。
荀夫子示意黃氏收起束脩和拜師禮,然後對林清問道:“家裡可曾給你起名了?”鄉人很多沒有正經名字,都是按照家裡排行或是當時情景隨意取一名字,大多不登大雅之堂。
林清每次想到自己的名字都有些無語,此時也微有些尷尬:“小名二狗。並無大名,還請夫子賜名。”
林三牛也立馬附和道:“家裡人都粗鄙,希望先生給小兒取個好名吧。”
二狗,二狗的,自己家裡人叫叫也就罷了,以後兒子也是半個讀書人了,再叫這個名確實不妥。
荀夫子眉頭微蹙,嘆了口氣道:“既然已經拜入我門下,叫二狗實在是不合適了。世人皆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但我還是希望你能清明於世,不忘你父母送你讀書進學之初心。就叫林清吧。”
林清心中大受震動,他不清楚為什麼今世兜兜轉轉還是取了這麼一個名字,而且荀夫子起名的用意和他父親當年的話一般無二!
林清還一直記得上幼兒園時,老師佈置了一個家庭任務,瞭解自己名字的意義。
當時還只有五歲的林清一回家就問父親自己名字的含義,他父親就說了下面這段話:“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是水太清澈了,這條河裡就沒有魚了,人太聰明瞭,什麼都能知道就沒有朋友了。但是爸爸覺得做人還是要盡力知道一切,活的明白總比活的糊塗要好。清清你說對吧?”
當時林父的話林清記住了,雖然年紀太小還不能理解,但是因為第二天要交作業,所以還是很認真地記了下來。
可誰知前世今生,他的名字從來不曾變過!
林清太過震動,還是林三牛推了林清一把,他才緩過神來,立即俯身下去,聲音略帶顫抖道:“謝先生賜名!”
等到所有學子都到齊後,知縣大人領著他的一眾小弟款款前來,這還是林清第一次見到古代官員,不免有些好奇想要張望,但是無奈人矮小,又排在後面,除了看到知縣官袍一角,就什麼都沒看到了。
知縣先是念了一份文書,大概意思是勉勵眾學子此次能夠一展其才,透過縣試,報效朝廷。然後領著所有人在孔夫子雕像前上了一炷香,這才讓衙役燃放爆竹,眾學子正式進場。
林清從一名官兵手裡領了一沓卷子,上面寫了玄字十七號房。所有號舍每排以《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來排,林清只要找到那一排寫著“玄”字的考棚,然後一直往裡走,第十七個就是他的考位。
這是林清第一次進入古代的考場,竟沒有想到所謂的考棚只不過是一個一米五寬的小號房,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青磚上都長了青苔,號房裡有兩塊木板,一塊可以坐著,一塊可以充作書桌,兩塊板都是落了厚厚的灰,看來也未曾有人來灑掃過。每個號房口都放了一小桶清水,林清估摸著這意思就是讓考生自己打掃吧。
幸虧林清考試前也問了一些荀夫子考前注意事項,帶了一塊抹布,沾了清水就開始細細將木板甚至四周的牆壁都擦洗了一番,直看的對面一個長得有些虎背熊腰的讀書人直抽嘴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