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為難(第2/3 頁)
父親的研究生之一。
很多熟識的人遇見林父都忍不住讚一句:“後繼有人,女承父業!”
雖然後來林清畢業後選擇了一個讓大家都不解的生活方向,但是論物質的艱苦,她的的確確是從來沒有受過的。
可誰知,一場車禍將她帶到了這個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朝代,她也不知道哪一個環節出錯了,從自己出生那一刻起,她就記得前世種種,所以和這個時代這個家庭總覺得如此格格不入。
若她和林家其他小輩一樣,從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從未體會過二十一世紀的種種文明,她不會認為日子太難捱。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從小所見所聞都不過這個小村莊方圓十里,所以不會有對比,沒有落差,沒有不適。
林清情願自己出生時就磨滅了一切前世的記憶,也不想如今這般需要花這麼長時間去接受眼前的一切,甚至接受這輩子自己是個男人的事實。
更讓他(後文都用他來指代林清)感到絕望的是,就算他想要去做一些改變,也發現憑著現在的小身板,根本無法做到。比如這裡的人都是用皂角洗身體,他可以對皂角進行改良,做出肥皂,但是他無法解釋自己如何獲取到這些知識,更何況村裡連買皂角的人家都少,誰會去買肥皂呢?出了林家村,則需要步行整整三個時辰才能到同和鎮。這對於現如今的林清來講,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一直長到如今六歲,林清都沒有機會出過林家村。
林家村一共有一百多戶人家,是林氏族人共居的一個村落,基本上只要是林家村的人都是拐著幾個彎的親戚。村裡只有十來戶外來戶定居,還是祖上因為災荒逃過來的。林清家在林家村有十畝水田,三畝旱田,這十三畝田就是整個林家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了,養活著林家四房人。
林老漢和其妻劉氏共有三子兩女,兩個女兒早已出嫁,三個兒子分別是林大牛,林二牛和林清的爹林三牛。林大牛和妻子王氏育有兩子兩女,林大妮已經出嫁,林二妮今年十四歲。兩個兒子分別是林大娃和林三娃,林大娃今年十五歲,林三娃十一歲,現今都已跟著父母下地幹活。林二牛和妻子李氏唯有一子林二娃,林二娃腦子活絡,加上是唯一的兒子,林二牛夫婦格外寶貝一些,送去隔壁李家村李氏孃家人那邊學木工活。林三妮和林清則是林三牛家的,本來輪下來,林清小名應該叫林四娃,但是張氏生他的時候有些難產,再加上林清當時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又成嬰兒的事實,有些抑鬱寡歡,小時候三天兩頭就要發燒生病,所以取了個“二狗子”的賤名,希望能好養活。
幸虧隨著年紀漸長,林清自己也慢慢想開後,身體才逐漸好了起來。
也因如此,有時候林清打著對身體好的由頭,讓家裡人注意一些衛生健康,家裡人也會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隨著他去。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閉塞、發展緩慢的村落,林清降生於此,至今已經六年,也沒有掀起一點水花。宛如外來的一滴雨水落入了溪流中,雖然在周圍蕩起一層漣漪,但是很快就和周圍的水流融為一體。然而,水流奔騰而過,推著林清漂向何方,此時任誰也不知道。
也因此,幽州並非大明文人墨客孕養之地,比起江南之地的讀書人,幽州這邊光在人數上就已經是大打折扣。貧頭百姓很少有思想覺悟說送家中子弟去讀書,但凡能讀得起書的,都是家中有些根本的人家。所以林清放眼望去,雖然隊伍排的很長,但是真正參加縣試的也不過三四百人而已。然而要知道在文風昌盛的江南地區,光一個小縣,參加縣試之人每年就可達到兩千人之多!將近十比一的差距,足以可見為何如今官場之上江南集團的官僚越來越多,讓朝廷在前年不得不提出貢士取才分為南北榜,各取一百名的做法。
林清將自己有些飄忽的思緒拉回眼前,不由心中有些苦笑——就算是三四百人參加縣試,可是這次過關者也不過頭五十名,是否能考得過這些古人,林清心裡可一點底都沒有。
“二,清兒,”林三牛原本想喚林清二狗子的,想想周圍都是讀書人,連忙改了稱呼,有些變扭得喊了一聲清兒,然後指著人群前方道:“我看到周秀才他們在前面,我們過去吧。”
林清順著林三牛所指的方向望過去,果然周秀才身邊已經站了兩個少年,考前他們有見過,是這次同來考試的兩人。
周文彬已經在這邊等了一會兒了,他作為這次作保的秀才是要陪著一起到這邊來唱保的,此刻看到林清到了也是略略放下提著的心:“到了就好,你這邊和周子禮再核對一遍考籃裡的考具都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