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心比心,翁氏以慈母之心對待高靜娥,高靜娥也以女兒之心對待翁氏。入夜不久,她便站在茂萱堂外。
誰也不知道高靜娥是經歷了怎樣一番心裡鬥爭,才踩著一步步的眼淚過來。那一刻,她已經決定犧牲自己——
為了至親的親人犧牲,這不是她應該的嗎?伯父伯母自從親生父母離世後,對她是如何溫和慈愛,點點滴滴回憶在心頭。她閉上眼,掩去了最後一抹不甘。
一切都是為了高家。
翁氏聽到大丫鬟稟告,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連忙出來,見高靜娥站在庭院前,瘦弱的身子弱不勝衣,親自扶起了靜娥,眼中淚花滾滾,未語先流,“好孩子,大伯母知道你的心。可是你真真不必。徐家是好人家,你母親千挑萬選才選中了徐家,公婆通情達理,徐家子聰慧上進。若你替了你娟兒……便是娟兒心裡也過意不去。你母親泉下有知,必然也會傷心的。”
“不,大伯母。”高靜娥淚流滿面,“母親臨終之前交代,跟徐家的婚約是她左右衡量的,但是,誰也無法預測未來,若是發生變故,母親囑咐靜娥不可固執己見,一切聽從大伯父和大伯母的安排。”
“什麼,你母親說過這話?”
“母親臨終前讓靜娥把大伯父當成父親,大伯母當成母親。母親說,她離世後就只有大伯父和大伯母會為靜娥盤算了,靜娥願意為大伯父大伯母分擔。”
翁氏聽得一愣,再見高靜娥不停點頭,眼眶的淚珠兒撲撲落下,也不由得感動了,“好孩子!”
抱著靜娥瘦弱的肩膀,翁氏強忍著淚意,“你母親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是,梁家不是好去處……那梁二少更非可以託付終身的人。好孩子,大伯母不能害了你!”
那梁汝真所作所為,就高家少數幾個知道。公佈出來,就等於跟梁家徹底撕破臉了,而彼方真沒有幾個證人——高靜媛幾個,都是未成年啊!說出的話有幾個會信呢?
“可是靜娥聽說梁家似乎打算再下聘禮。”適齡的高家女孩,只有她一個了。“大伯母,梁家是靠山是宰相,要是得罪他們……那怎麼辦!”
翁氏咬一咬牙,“我一個女兒白白折在裡頭,還想怎樣!總歸是高家沒福氣,做不得他梁家的姻親。明日就讓人回了信,絕了這個念頭。”
高靜娥見翁氏拿定主意,心裡有些喜悅的——因她早就認定自己終身是要嫁到生母定下的徐家,半途改變決定,對她而言也是莫大勇氣。
只是——若能被人猜到,也就沒有“意外”了。
次日清早,梁家先遣人送來拜帖,梁家大夫人和梁汝真一起登門拜訪。
梁汝真他也來了,他要敢什麼?
翁氏如臨大敵,勉強維持表面的理智。
第八十三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經過一個月的修養,梁汝真恢復了“濁世佳公子”的面貌,只見他身著墨藍色淺青萬字紋繡樣的直襟長袍,腰間一枚碧玉佩,舉止優雅、談吐不俗。。就是面色有些蒼白。
不過想想場合,他虛弱和無力的態度反而更讓人感覺貼心和同情——假使高靜娟的嫁妝箱子裡只裝了些死物件,沒人現場經歷那些的話。
翁氏強逼自己鎮靜,高家的處境已是不好,她這個宗婦更要警惕自控,不然外界該怎麼看待高家!
原以為梁大夫人和梁汝真此來,是為了看一看靜娥——直接推了就是,畢竟有“婚約”在前。又是靜娥的親生母親所定下的婚事,翁氏完全有立場回絕。哪裡想得到,梁汝真行過禮後,神情悽楚提出一個要求。
也不能說要求,而是現今之計,對高家,對高靜娟最好的交代。
納妾!納高靜娟為妾!正正經經寫文書的貴妾!
高靜娟青春妙齡、風華正茂,難道要她一輩子呆在佛堂裡度過餘生!也太可憐!做妾雖然不太光彩,但嫁到梁家,前頭的不光彩過往要不了兩三年就煙消雲散了。
梁大夫人對此也是樂見其成,“不是我自誇二郎心善。實在是他這孩子有擔當。娟姐雖然沒有跟他拜過天地,可畢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不肯捨棄,只說‘世人都看不起她,唯獨我不能,我是她的夫,親自從岳父岳母哪裡迎親出來,便是我的人了’。所以身子才好,就催著我來。他怕您不答應,也知道娟姐兒是您的掌上明珠,來時惴惴的,說情願寫納妾文書,並立下誓言,此生必然善待靜娟。”
話剛說完,又想到什麼,笑了笑,“要是姐妹共事一夫,不論外面怎樣,關上門不分大小的。親家母您也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