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晚,你我坐在小河邊,你對我說的話……”
五天前,秦府外小河邊,倆孩子坐在石塊砌起的河畔上,挽起褲腿,雙腳泡在水中。前後是葉已泛黃的小樹林,時近rì落,夕陽的餘暉映透傾斜樹蔭的斑駁,照在女孩臉上。
女孩穿著一件單薄的橘黃輕衣,腋下兩條紅紋,頭系橘黃髮帶,左手腕的緋紅玉鐲和腰間繫著的雲紋玉佩流轉明麗的光澤,額前的劉海散在眼前,女孩低垂著頭,望向波光粼粼的河面。
男孩坐在女孩右側,望著女孩被夕陽映照得明亮的臉,問道:
“霞兒,沒想到你會今天回來……”
“嗯。”
“……可你以前……”
“潤澐師傅這幾天家中有點事,便讓我們先回家休息,我回來的時候遇到蘭兒,便和蘭兒一起回來了。”
“哦,那……魁弦閣好玩麼?聽說在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
“哪有那麼遠,不過也是很遠,可不好玩……”
“不好玩?那魁弦閣到底是怎樣的地方呢?”
“嗯……魁弦閣由於教習樂器的不同,依樂器種類分很多部門,我習古箏,在清樂部,位於南越城。”
“南越城?”
“在南方,本為南越國的番禺城,歸屬天朝後,改名為南越城。”
“那清樂部建在南越城是因為?”
“因為潤澐師傅。”
“嗯?”
“潤澐師傅是從北方南遷而來的客家人,擅外江弦,南越城的清樂部正是因她在箏弦界的殿堂級地位而建。”
“原來是這樣,那琵琶和琴的兩個部又位於哪裡呢?”
“琵琶的燕樂部在西域的龜茲城。”
“龜茲?又是什麼地方?”
“師傅說那裡是大唐的邊境重鎮,爹曾說過,大唐西北邊陲有由安西都護府統轄的四個軍鎮,分別是龜茲、焉耆、于闐和疏勒,潤澐師傅說的龜茲城可能就是這裡的龜茲。”
“那這個龜茲城位於西域,莫非也是……”
“沒錯,龜茲城也是龜茲國,其國都為伊邏盧城,歸屬於天朝後,伊邏盧城便被改為龜茲城。”
“那又為什麼琵琶的燕樂部會位於龜茲城呢?”
“將
部設在龜茲主要是因為琵琶本就是經西域傳入,這源於當時在龜茲的一名善彈胡琵琶的樂工——蘇祗婆。”
“蘇—祗—婆?”
“蘇祗婆擅長家傳的龜茲樂調‘五旦七聲’,她跟隨突厥皇后入周,將‘五旦七聲’體系帶到了中原,並傳給了時為上柱國、相府長史的鄭譯,在鄭譯的推崇和整理下,使得琵琶在中原有了較大發展,如今宮廷裡盛行的燕樂已缺不了琵琶這一樂器,蘇祗婆有很大貢獻。”
“明白了,也就是說魁弦閣為每部設的地點都是這個地方對該種樂器有著某種淵源?”
“嗯,差不多。”
“那麼琴……”
“琴的情況有些特殊,因為魁弦閣的弦特指琴絃,魁弦閣最上幾級的師傅教習的樂器也都是琴,因而魁弦閣雖有不少於二十個樂器分部,琴卻佔有其中多個,總稱雅樂部,而琴部的教習費用也最高……”
“那就是說——魁弦閣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琴部?”
“不,魁弦閣的最主要收入來源是宮廷演奏,就是去皇宮演奏各種宴樂舞曲。如今皇宮裡最盛行燕樂,魁弦閣最重視的古琴雅樂部反而不及琵琶的燕樂部所帶來的收入。而樂工教習只是魁弦閣眾多附屬產業的其中一環,就像魁弦閣還設有舞女班神樂歌部和織衣坊,舞女班專門負責教習舞女,織衣坊負責為樂工和舞女編織服裝,每到宮廷宴會或祭祀大典,舞女便與樂工穿著由織衣坊提供的極為jīng美的霓裳羽衣進入皇宮,為各宏曲霓音獻舞。對了,蘭兒不就在舞女班嗎?”
“那霞兒你什麼時候可以和蘭兒一起去皇宮演奏,到時能帶上我嗎?我真的好想去皇宮看看!”
“嗯,其實各樂部的女孩到十六歲會進行一次年終考核,只有透過考核得到憑證的才能進入皇宮,就能獲得職業樂工的身份。可在皇宮登記時卻需隱瞞真實年齡,皆謊報為十二十三歲。凌天,我說的這些可是魁弦閣的絕對機密,可我現在一不小心把我知道的都說給你聽了,你千萬不要再對別人講起,不然,我就死定了!”
“霞兒,相信我,我絕不會再對任何人講,包括老爺,而且我相信你到時一定能透過年終考核!可如果不能透過又會怎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