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頁)
。”
兩人推脫半天之後,最後還是柳雲瑤直接了當的說道:“黎樂,這些錢還是你拿著吧,我們需要用的時候再找你拿!”
這話倒是讓黎樂同意了,他的本意是想讓兩人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不用太緊著手,放誰手上都是一樣。
第五十九章 傳統的木具榫卯工藝
ps:看《重生之精雕細琢》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接下來的日子,雕刻繼續的進行著,這回雕刻便是那塊大一點的木頭,他準備做一個小茶几。
柳雲瑤空閒的時候便會跟著她一起,有事便是黎樂一個人過去。
這天晚上,她剛好要陪柳母去逛逛街,所以黎樂一個人去了倉庫那邊。
茶几的製作不像茶臺一般,整件的去雕刻成型。更多的是作用工匠的手藝,將檯面,桌腿分別的製作,而後巧妙的進行結合。
首先的過程便是開料,利用電鋸來進行切割,將其分成合理零件。接下來再是將零件的表面磨平,進行圖案的繪製和雕刻。再是鑽孔,再利用邊角料製成的各種木聯來進行巧妙的拼接進。而後便是打磨上漆的步驟了。
這樣的製作工藝最難的地方在於拼接這一塊,不是利用膠水和五金這些材料,而是利用中國傳統的手工藝。
木傢俱誕生於幾千年以前,在一開始就把傢俱結構定位為純木質結構,棄用其他任何非木質材料,能工巧匠們利用各種木聯結來解決拼接、定向、移動、旋轉等結構。其巧妙的力學原理運用和結構學知識的駕馭令人驚歎。
明清時期,是木傢俱的鼎盛期,研究這一時期的傢俱,最容易揭開中國古典傢俱的結構面紗。
明式傢俱的結構,是在宋代傢俱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結構合理、線條流暢、加工細膩。明式傢俱以蘇式為主,注重線條的使用,比例適度,整體性強,講求一致性,“一木作聯、上下貫通”。
中國古典傢俱獨特的美,除了造型之外;就是結構的科學性。只有完全瞭解中國古代傢俱最基本的製作方法;才能真正體會到榫卯結構的精妙之處。榫聯接種類繁多,結合形式變化豐富,功能眾多。
首先榫卯結構比用鐵釘連線的傢俱結實耐用。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的扭動。而鐵釘連線會產生轉動或使矩形變為平行四邊形。金屬容易氧化鏽蝕,如果用鐵釘組合,由於連線的金屬鏽蝕、疲勞、老化而使傢俱散架。而榫卯結構卻可以使傢俱儲存上千年。
其次榫卯結構的傢俱便於維修。無論什麼傢俱,久了都會出現問題,都需要維修。用鐵釘連線的傢俱,拆卸更換就不如榫卯結構傢俱容易。而由於烏木木質堅硬,如果用釘子極易造成木材劈裂。使用榫卯連線紅木傢俱,能夠大大提升紅木傢俱的內在品質。
中國傳統傢俱有別於西方傢俱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採用榫卯結構將傢俱的各部件巧妙地連線在一起,成為結實牢固的一個整體。西方傢俱的部件則靠金屬構件組合連線。中國榫卯結構的優點就在於:榫本身即是傢俱部件的聯體,材質一致,不會像西方傢俱那樣,金屬配件氧化鏽蝕,部件自然損壞而使傢俱結構鬆動。
現在的傢俱更多的便是西方的工藝,這樣的工藝簡單省時,但卻少了我們老祖宗的文化。
中國傳統傢俱的榫卯結構到明代達到高峰。海外性堅質細的硬木因鄭和下西洋而不斷進入中國。使匠師們對於硬木操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把複雜而巧妙的榫卯結構按照他們的意圖製造出來。
構件之間,完全不用金屬釘子,魚鰾粘合也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全憑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合理連線,面面俱到。其工藝之精確,扣合之嚴密,幾乎是天衣無縫。
這樣的工藝及時放到現代也是極其的少見,說其是一種文化物質遺產也是毫不為過。
這樣的手藝是黎樂前世和一位木質傢俱製作的老匠人所學,雖然所學不多,但是製作一個茶几還是可以的。在重生之前,對於這些老工藝,黎樂是十分上心的,能夠碰到便會費盡心思的去學到手。
這種榫卯的工藝得來的過程也是極其的不容易,原本他每天堅持不懈的去拜訪,放低身份,甚至只是想當一個學徒都沒有被那老師傅同意。
後來還是從老匠人的老伴兒那裡下手,才慢慢的被接受。老匠人一輩子傾心於古傢俱的製作,而其老伴兒則是喜歡信佛。得知其快要大壽,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