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2/4 頁)
託車是劉小姐來小城,考慮到在村裡工作方便才買的。德志不會騎摩托車,只會騎腳踏車,很明顯,是劉小姐為餘哥買摩托車,並想讓德志也學會,這樣在村裡工作就會方便些。
買摩托車的時候,餘哥想要嘉陵牌的,因為貴,嘉陵是老牌子,名氣大,自然價格也低不下來。劉小姐有些心疼錢,看餘哥的樣子,不是個精細人,更不是精緻人,買個一般的摩托車就可以了。
劉小姐不同意給餘哥買名牌車。
於是,他們又開始看別的牌子的車。
有一款車,不是名車,廠家也不出名,叫銀祥,150型的,很大氣,馬力大,費油。但是價錢比較合理,說通俗點,就是便宜。
德志問劉小姐:“摩托車用油報銷嗎?”
劉小姐說:“報銷。”
德志對餘哥說:“就買這款吧。公家管報銷油錢。”
餘哥猶豫不決。
劉小姐說:“老闆,你這車能不能再便宜些?”
那小老闆笑著說:“不能了。我已經出到最低價,再低,我就貼不起了。乾脆這樣算了,你也別再還價,我負責辦理上牌照和辦《行駛證》,您看怎麼樣?”
“那也行,那就要這臺車了。”劉小姐最後作了決定。
這樣可好,餘哥不要也得要了。
買了車之後,劉小姐就去江城了。餘哥高興了幾天,騎著車,帶著德志在小城裡瞎轉。反正油不要錢,報銷啊!
沒過多久,劉小姐發來一份檔案,是關於使用摩托車的具體規定的,比如最高時速不能超過每小時40公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摩托車,車不能外借,等等,一些細則,讓人無法理解。
德志被餘哥埋怨,他說:“我說買嘉陵,你偏要我買銀祥,那是雜牌的,費油,又不好用。買了嘉陵,省油,光省下來的油錢,就可以再買一部銀祥了,給你騎,那多好!”
德志說:“算了,買了就買了,有車總比沒車強。看看走路的人,有多辛苦啊!”
餘哥說:“那可以鍛鍊身體。有車的人,身上的肥肉會慢慢變多的。”
德志說:“不管怎麼樣,你要負責教會我騎摩托車。這也是劉小姐的命令,你不教我,我就告狀。”
餘哥說:“我沒說不教你啊。其實很簡單,幾個功能弄清楚,就像你騎腳踏車一樣了。會騎腳踏車的,一定會騎摩托車。會騎摩托車的不見得會騎腳踏車。你一定會很快就學會的。”
果然,德志很快就學會了。剩下來的日子,就是德志天天在江邊練習騎摩托車了。他跑來跑去,上山,下坡,上坡,跑平路。基本上會了。就像餘哥所說的,有騎腳踏車的基礎,學起來很快。
德志在家鄉城市的時候,出門騎腳踏車,很多年了。當初才學會騎腳踏車的時候,那才七歲,腿斜插進二八腳踏車的三角空襠裡,騎半圈,回半圈,硬是沿著漢江大堤,騎到了唐代詩聖杜甫的衣冠冢那裡。不知道當初為何有那麼大的決心和行動。現在,如果讓他去騎,給錢都不願。
德志會騎摩托車之後,餘哥就將摩托車騎到了魏村,那裡交通不便,而虎坡村,每天有從沿渡河到小城縣城的麵包車,比較方便。車給餘哥騎,順理成章。還有一個問題是,德志沒有駕照,那些東西,辦下來都是餘哥的名字。雖說在村裡沒有警察來查,但是,摩托車到了縣城,就難以保證每一位交警都看德志看得順眼的了。
德志一慌,技術就可能會受到挑戰,綜合種種因素,摩托車給餘哥騎,是比較好的。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德志騎了這部銀祥牌摩托車,過了若干年,這車就會舊,到時候,餘哥會一口咬定,當時選擇銀祥的是德志,買了之後騎銀祥的也是他,哦,騎舊了不想要了,甩給餘哥啊!那不太合適吧!
如果領導覺得餘哥冤枉,那麼,如果再買一部摩托車,或者嘉陵,或者其他名牌,自然就歸餘哥所有了。德志可不想這麼幹,說實話,德志也看不中銀祥牌摩托車。雖然都是在一個地方出廠,廠家離嘉陵廠也不願,但做出來的產品多少都有些區別,從長遠來看,差別會更大。德志可不願意看到,在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摩托車熄火或拋錨在那裡,到時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讓活人氣死,不氣死也急死,不急死也鬱悶死。你在荒郊野外,人家在後方吃香的喝辣的,瀟灑快活啊!
時間一長,關於摩托車的使用規定就沒再提起,關於幾公里之外自費的說法,也沒能執行。劉小姐的制度再一次以失敗告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