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易打發掉兒子——其實是健兒困了,寶兒乾脆趴在父親的腿上睡著了……趙之楨與元春並肩而臥,繼續說起飯前那些事兒。
趙之楨感慨道:“何止是吳家眼紅?不知多少人在想著瓜分好處呢。”
元春輕笑一聲,“這就是世家之患啊……養尊處優了太多年,自以為有待價而沽的底氣呢。俗話說,法不責眾,他們又不擔心。”
元春所說的“世家”專指宮變當晚,那些緊守門戶靜等訊息的人家——這些人家大多看好曾經大皇子。
他們之中,絕不乏訊息靈通之輩,而且憑這些人家的本事,不止能守住自家,更能反攻出去,為太上皇分憂……可當晚他們並沒這麼做。
緣由也不難猜:他們就等太上皇與廢太子鬥個兩敗俱傷,群龍無首之際正該亂中取勝,他們人多勢眾,把眾望所歸的大殿下一口氣推上那張寶座!
只可惜最後的結果跟他們的期待大相徑庭罷了。不過這些人依舊依仗人多勢眾,篤信無論是太上皇還是新君都不敢把他們怎麼樣。
趙之楨聞言也是一笑,“廢太子那邊事了,就輪到這些人了。”
“您下定決心了?”
“不把他們除了去,怎麼給李靖他們幾個騰地方?”
元春真心道:“這可太好了。”
“對了,你有日子沒見你哥哥和侄兒了吧?”趙之楨直接安排道,“我召他們進宮,不如你也過去瞧瞧?”
元春直接枕到了趙之楨肩上,“您可太好了!”
與此同時,慈寧宮裡太上皇與太后也在說著體己話。
無論太上皇還是太后,沒鬧到天怒人怨,都不會插手兒女後宅之事。太貴妃這番抱怨算是“對牛彈琴”,不過太上皇倒是因為她這些話勾起了另一番心事:那就是李家的處置。
太后的親哥哥李維說起來也有些意思,反正他最初不怎麼看好妹妹的養子趙之楨,而是順著當時的聖上如今太上皇的心思,扶持過廢太子好多年。
隨著廢太子越發任人唯親,聽不進諫言,李維便往大殿下身上投了些本錢。這一兩年間,又因為趙之楨威望日隆而開始跟這位殿下修復關係,聯姻便是第一步,可萬沒想到自家的女孩兒剛嫁過去,這位殿下便登基了……
最要命的是,宮變當夜李家的貢獻不能說沒有,但能不能和失誤相抵,還是兩說。
總而言之,李家也算騎牆派,與韓家不同的是,李家有當牆頭草的本錢——韓家除了皇后之父就再沒什麼出挑的人物,可李家不然。李家的盟友姻親不少人都是高官,且族中子弟讀書科舉者極多,就算一時失勢,也必有翻身的一天。
因此當太后知曉哥哥曾經的所作所為之際,她也大為光火,但之後也不怎麼擔心。這會兒眼見太上皇東扯西扯的模樣,她倒先笑了,“您這是扮白臉來的?”
太上皇瞬間破功,“你都看出來了……”
太后認真道:“您這兩場病,害我擔驚受怕,到今天都不覺得爽利,讓您說幾句好聽的哄哄我還不成了?”
太上皇大笑,“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二人相伴大半生,連臉都沒紅過一回,太上皇沒再次立後,全是因為太子,可真正不把他這個父親放在心上的……也還是太子。
滿心虧欠急於補償的太上皇和兒子一起商議了一份清洗計劃,而且他比兒子更雷厲風行地揚起了“屠刀”,完全不在意背上罵名:廢太子母族溫家,以及愛妻的孃家李家都在讓位的名單之上,且是“名列前茅”。
當著愛妻,太上皇也沒什麼好避諱的,吩咐心腹太監拿出密摺,交給妻子。
密摺不長,太后卻看得眉頭微皺,沉默片刻方道,“當時我也覺得不好,可惜我這個出嫁的女兒不好多嘴孃家事。”
太后向來為悉心撫養長大的養子趙之楨驕傲,無奈著孩子自小話少,不能左右逢源,行事又很是低調,李維也沒怎麼重視便宜外甥。
太后曾經有過不滿,但哥哥李維卻是不以為然,為此太后心裡也憋了口氣。而她眼前的摺子上,清清楚楚地寫明哥哥曾經居間過幾個費家子弟,其中一位還是費大老爺能逃出京城的關鍵。再加上如今的吏部尚書正是李維的同窗,偏偏他提拔也幾位參與宮變的官員……
太后明白丈夫和兒子的心意,哥哥這位同窗必須挪窩,把尚書之位讓給林海。至於哥哥在內閣裡的位置只怕也要往後動一動。其實老實認罪積極改正,這番退讓若能一次化去太上皇與聖上的不滿,也是十分值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