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宣他進來親自過問的份兒了。
鄭和、王景弘、“人妖王”及“連體雙雄”幾人走了進來,一齊跪下去行跪拜禮。皇帝朱棣讓他們起身,匆忙問道:“你們不是早就說要回朝了嗎?怎麼一下子拖了那麼久?”
皇帝派鄭和此次下西洋,一是為了將各國前來出訪大明的使節送回去,以炫耀大國之雄風;二來也是掩人耳目,以顯示鄭和下西洋並非要去刺殺建文帝。然而在回來的路上慘遭南海之心芙蓉島一劫,帶去的兵士死得所剩無幾,同時各國進供的寶物被黎麟洗劫一空,可謂狼狽之極,自然沒有臉面光明正大地回國,所以回國之後並沒有事先上報朝廷,只是徑自回到京師參見皇帝。鄭和幾次痛哭失聲,把他們在南海上的遭遇向皇帝從頭到尾敘述了一遍。事出意外,情有可原,朱棣並沒有過於追究責罰,只是叫他們安頓好各國使節。同時,鄭和還朝,朱棣求之不得,眼下道衍南征麓山寺受阻,道衍受傷,剩下的如高忠、王貴、何穎等人跟麓山寺裡面所藏的反賊相比,武功低微,而且士兵長時間征戰已經疲憊不堪、軍心渙散了。與之相比,鄭和尋訪各國,網路各國奇能異士眾多,自己也是當今為數甚少的武林高手,剿滅亂黨、除建文帝、奪取《乾坤秘笈》的重任當然就非他莫屬了。
朱棣道:“鄭卿家,你可知朕出兵麓山寺一事?”
鄭和道:“皇上,此事人人皆知。白蓮教殘孽、清風寨、苗人、福建的兩個妖道還有武林其他各派的那些別有用心的人齊聚麓山寺,人數眾多,皇上派一萬大軍前去鎮剿未果,還連主帥道衍大師都被尋影的‘意殺’擊中,命懸一線。”
朱棣向他訴苦:“三寶啊,你知道就好!東邊晦朔盟正鬧得沸沸揚揚,西邊阿魯臺不老實蠢蠢欲動,南邊黎氏死灰復燃……朝中能夠帶兵打仗的也只有你了。”
鄭和遲疑了片刻,道:“皇上是想派我去剿滅藏在麓山寺裡的亂黨?”
朱棣淡然一笑:“對,鄭愛卿真知我心意啊!”
鄭和無法再說下去了,怔在那裡。到麓山寺剿滅亂黨,就是跟麓山寺作對,跟麓山寺作對就是跟尋影作對,撇開尋影練就了曠世奇功他不是他對手不說,單拿尋影在旋流區捨身救了那麼多人,他鄭和也不好意思跟自己的救命恩人作對。他此時正左右為難。
朱棣提醒他:“鄭和!三寶!”
他回過神來:“皇……上……”
朱棣對鄭和的一反常態表示不滿,抱怨道:“鄭公公,你怎麼了?你不會是被尋影那小子的‘意殺’給嚇倒了吧?道衍雖然受傷,但賊人的損失更為嚴重已經所剩無幾了。我再撥給你五千人馬,尋影那小子再怎麼厲害,我相信他也抵擋不住千軍萬馬,總之,我要他們人頭落地,我要《乾坤秘笈》完好無損地歸屬於我。”
鄭和踟躇不決:“皇上……只是……”
朱棣突然露出愁苦的面孔:“三寶你知道嗎?朕的氣數將盡了,朕要死了,朕死了朕倖幸苦苦打出來的萬里江山怎麼辦?朕得好好地把它保護好,交給朕的後人啊!”他的聲音又突然變得高亢:“不要再猶豫了,我心意已決,你必須得去,那些使節交予王景弘安頓,而且朕也去,隨軍出征。”
覆劫(16)
(四十六)
應文沉思之後,把尋影從愁思中喚醒過來:“尋影,你可知你最近的功力有長進?”
尋影回答:“回二師傅話,我現在膂力大增,臂能扛鼎;步伐明顯輕盈,身輕如燕。”
應文點點頭:“你可知道這一切從何時開始?”
尋影思索片刻:“自從看過《乾坤秘笈》之後,我每一次運功,總感覺到丹田之內有一股浩然之氣蓄勢待發,叫人好不難受。”
應文有些欣慰地要求尋影:“你按照《乾坤秘笈》所說的演示一遍給我看看!”
尋影盤坐榻上,閉目運功,只見他身體由白轉黃,黃比鑄佛,煥發著金光。又彷彿一團正在熊熊燃燒的火。他感覺到那一股浩然之氣開始化解進入他的全身,頓而舒服了許多。繼而真氣四逼,陣陣風起,茶杯從桌上移到桌沿上,窗戶一一被開啟。一收功,一切又歸於平靜。他睜開眼睛,神態怡然地望著應文。
應文不可置信,心忖:我練了近三十年才練到青層,而他一下子就練到了黃層,真是百年難遇的奇才啊!這本來是令他這位師傅欣喜的事兒,但是,當他的目光移到請柬上,又愁上眉梢:“尋影,你一定要答應為師一件事!”
尋影有些迷惑:“二師傅,什麼事情,您說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