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山上其餘的東西都沒有動,之前李軍他們在山上找了幾株極品蘭花,這次釉姐兒跟著上了趟山,沒曾想這山可真是個寶庫,除了藥材外,釉姐兒竟然發現了好些珍貴的植物,這讓釉姐兒很是滿意。
本來都是熟手的工匠,再加上趙家一應材料也都準備便利,大家上手很快,這次的負責人還是張貴,他也算也趙家打過交道的,這家裡幾個孩子你別看年齡不大,可各個都是人中龍鳳,不敢小瞧。
抱著這樣的心思,兩處相處起來很是和諧,釉姐兒對張貴也很是滿意。自打算在後山修宅子後,釉姐兒和澤哥兒幾個將那處的地形仔仔細細的查探了一番。
此處雖然在山麓可這山上草木茂盛,樹木高大萬不會出現山洪之類的災害,當初學堂之所以建在此處也是就是因為此處環境宜人,而且很是清幽。
在學堂背後三里之外有一條自山上流下的一汪溪流,很是清冽,這處地也頗為平整,約莫有四五畝的樣子,背後靠著學堂前面一條路則通向鎮子,交通倒也便利。
而這塊地地勢也高,斜刺裡有一條小路往下不遠處就是閱書閣,要是在此處建了庭院,一眼就能望見那閱書閣的全貌,矚目遠眺的話連不遠處那兩層高的繡坊也能盡收眼底,視野頗為開闊。
頭頂處就是茂密的樹林,各色高大灌木叢生,恰恰將此處給巧妙的圍了起來,左側不遠就是釉姐兒讓人移栽過來的果園,一抬頭恰好能看到上面的一大片桃林,想必等到春日裡那滿眼芳菲定是美不勝收。
對於這塊寶地釉姐兒姐弟自是十分滿意,就是後面來把關的沈老大和張貴等人也是看直了眼,竟沒想到小小的趙窪竟有如此美麗的地方。
找妥地方後自是開始動工,釉姐兒這次也不例外的收到了李采薇的大禮—一份圖紙,對於李采薇在建築上的大才釉姐兒還是很信服的,和澤哥兒幾個叫了工匠聯絡自家那塊地的實際情況將圖紙做了大體上的修改後,釉姐兒便很是滿意的放了手,將事情全部交與澤哥兒和李軍兩人。
釉姐兒打算建一座三進的大宅子,後面帶一個大大的花園,宅子四周種上柳樹楊樹等,斜面的山坡上開一道小路,鋪上石子,從後花園的小門內出來就能走到山坡的果園中,在上面建一座亭子,飯後也可在這果園中歇歇,豈不快哉。
有了計劃動起工來就快了許多,自那日沈老大見了釉姐兒家的那塊寶地後就心癢不以,自家的如今的這座宅子是沈家的祖宅,當年這座宅子倒也修的氣派,可到底是行商之家總有股小家子氣。
後面又因著沈家族人增多,一個家就被拆分的七零八落,這家隔出去一塊,那家分得一座,到如今沈家走的走,賣的賣,昔日的沈宅也就剩下沈老大住的這一座宅子了。
嫡支的老二老三家也早就變賣了分得的宅子跑到了慶城發展,這樣一來剩下的老宅就有些不倫不類,一點也不似別人家的宅子般規整,狹長的一道,就算要想休整也不大好辦。
只有將兩邊人家的院子盤下來併入沈宅才能像樣,可都是相交十幾年的鄰居,大家住得好好的自己如何開這個口,沈老大很是鬱悶,索性將整修的事情擱置下來,給四郎去了一封信詢問一下兒子的意見。
沈張氏也去看了趙家選的地方,自是眼饞萬分,那塊地不用別人說也知道是塊風水寶地。
想到自家那狹小悠長的老宅,因著年代久遠的原因沈張氏老覺得死氣沉沉的,再想到弟妹家秀麗的宅院和奼紫嫣紅的花園,沈張氏越發心動,明裡暗裡攛掇著沈老大將宅子搬到釉姐兒家隔壁去。
沈老大和妻子在一起半輩子,如何能不懂她的心思,他也知道老妻對老二老三家很是羨慕,自己不懂變通當年只一心守著這做老宅子不去省城,妻子那時候雖然心裡羨慕但也從未怪罪自己。
如今兒女都長大成人了,自己也有能力讓妻兒享福,為何還要死老筋的守著一座不會說話的宅院讓妻兒吃苦,想到這裡沈老的的心思鬆動了,但還是有些顧慮。
可當看到自己兒子的回信時,他才撫掌大笑,暗道自己果真是死腦子,竟連兒子的一分都比不上了,收了信便揚聲喊了小廝進來,讓他去請釉姐兒姐弟過府一敘。
釉姐兒聽到沈老大有請的訊息時正被張先生操練的死去活來,聞言眼睛一亮但也不敢隨意應下,一雙亮晶晶的眸子期待的望著張先生,張先生對自己這個徒弟也很是滿意,見她這麼尊重自己也不會駁了她的面子,點點頭就算默許了。
一旁的沈悅一臉羨慕的看著釉姐兒,對於自己爹爹的偏心大感不滿,可只消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