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耷拉張臉,一張嘴嘟著都可以掛油瓶了。
這次兩人沒有帶別人還是魏大虎和李叔跟著,釉姐兒想著兩孩子以後是要在城裡唸書的,雖說可以住到學院裡,可哪裡伙食什麼的終歸比不上家裡,反正家裡也有房子,索性讓兩人在外面住。
自己家裡家外一攤子事情自是走不開,書院每個月歇五天,所以兩小子也可以經常回家,再說珊姐兒如今每月也有一半的時候在慶城,好歹也有個照應,這樣一想釉姐兒也就放下心來。
再怎麼說這還是兩小爺們,自己總不能老圈著,雄鷹長大了都用翱翔的一天,這點覺悟釉姐兒倒是有的,安耐下自己那些酸澀的心思,一心一意的替兩人打算起來。
三個小廝年紀不大,而且看樣子規矩除了大的一個外都不行,這次釉姐兒也沒放心讓他們跟著,把人留在家裡讓張先生和李媽媽輪番上陣的掰扯掰扯性子,省的跟出去惹禍。
派了李叔去幫著收拾下家裡,上次買了兩個人看房子,是李采薇介紹的,人倒挺老實,是個老頭和老太太。
兩人沒兒子就一個閨女疼的跟眼珠子似得,最後招了個上門女婿,起初好好的,後頭不知道誰攛掇了幾句,那女婿帶了閨女抱著小孫子捲了家裡的細軟買了房子就跑了。
留下這兩老人直接懵了,萬萬沒想到一向孝順有禮的女婿竟然會幹這種事,可不管你如何不信,這事情都發生來了,老兩口臨老了居然無家可歸了。
老太太手巧之前時常做些小東西放到吉祥繡莊寄賣,知道這事後李采薇心生不忍,就把兩人介紹到釉姐兒跟前去看院子。
這老兩口活到這麼大年紀被疼了一輩子的閨女坑了一把,心涼的透透的,沒曾想沒活路的時候還有人願意拉扯自己一把,心裡自是感激萬分,雪中送炭啊,聽說要籤賣身契老兩口都不帶猶豫的。
老頭子心想我傻啊我們這都是半隻腳踏進棺材的人了,還在乎什麼奴不奴的,能有口飯吃,能有屋子睡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這老兩口歡歡喜喜的按了手印就搬到趙家宅子裡住著,這老兩口五六十的人了,身子倒還硬朗,手腳也勤快,就算主家不在也每日把那屋子裡裡外外收拾的一點灰都不落。
這次李叔來看見了自是十分滿意,他如今真是將趙家當成自己個的家了,一點外心都不存,一門心思的想讓這幾個孩子過好。
這次過來除了看著給宅子裡添置些日用品外,還有就是再找一個洗衣服幹雜活的婆子,這老劉家兩口子人雖然實在可年紀大了,看看屋子掃掃地還差不多,別的洗洗涮涮的活計估計幹不了。
兩孩子過來是念書的,這些雜事自是不能讓他們操心,自己還要顧著家裡一攤子事眼見著就秋收了,地裡也離不開人,所以這事情還要一次性辦好,萬萬不能耽誤了兩孩子唸書。
抱著這個想法,李叔這幾日把慶城牙行轉了個遍最後終於倒騰出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三十多歲,看著有一把子力氣,姓張不是本省人,但看著憨憨厚厚的,是從黑窯裡逃出來的。
還有一個女的也是三十多歲的樣子,長得很是普通,可能是受過苦的原因看著很是顯老,但把自己收拾的倒也齊整,頭抿的光光的,連指甲縫看著都是乾乾淨淨的。
一看就是個手腳勤快,愛乾淨的,而且看著雖說木木呆呆可說話還比較有條理,這個倒是本地人,好巧不巧也是姓張,原來是之前那位跟著女兒女婿搬到京裡的張員外家的粗使婆子。
後頭張家走的時候把人都給買了,年紀小些的丫鬟小子都叫人領走了,她年紀大人家都嫌棄,這一留就留到了現在,可巧就被李叔給碰上了。
人選好後,李叔也不急著走,拉拉雜雜說了一大堆,無外乎就是好好幹要忠心,這趙家的主子們都是心善的,你好好幹少不了好處,可你要不好好幹我老李可不是吃素的,你還別說這李叔黑著臉倒挺能唬人。
等澤哥兒他倆回家時,李叔留了劉家老兩口繼續看家,他則帶著一男一女兩個新成員往趙窪趕去。
釉姐兒收到兩人回來的訊息很是高興,心中的鬱氣一掃而空,她自己都沒發現她其實內心對自己弟弟越發依賴了,這幾日四郎的事情和小寶兒的反常讓釉姐兒頭大無比,聽到弟弟回來的訊息竟莫名鬆了口氣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這會釉姐兒也顧不上糾結這些,就算她想明白這事她也不會在意,從來她內心都是一個小女子,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她是萬萬也做不到如今這樣。
在她心裡其實一直嚮往的都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樸素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