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道,這水塘離河道近,如果漲水的話很可能會淹水進來。你不擔心到時養的魚全部跑嘍?”
吳林的問題似乎問出了本家這些親戚的共同問題,吳道想了想道:“三叔,養什麼魚我心裡已經有底了。到時等清理消毒過後,你就能看到我養的到底是什麼魚,恕我暫時賣個關子。
至於漲水的問題,我前些天看過這水塘被淹的地方,不過是水塘的攔壩過低,河水一漲就會漫過來。只要把沿河道旁邊的壩子填高,另外把河道修整一下,只要不是那種大洪水相信不會出現被淹的事情。
而且我打算這五口池塘並連成一大一小二個池塘,這樣一來面積也大上一些,管理起來相對也方便一些。你覺得這樣整有沒有什麼問題?”
‘你小子要把水塘壩子填高,要知道這段壩子可不短,如果全部要填高只怕要花費不少錢呢!真的有必要嗎?’
都是自家人說話自然不用太過客氣,聽到吳道想修整池塘壩子,吳林就覺得這小子又開始大手大腳花錢了。要知道,這水塘跟河道中間相連的壩子可有幾百米,如果全部堆高固定的話,這錢不用想也要不少。
吳道呵呵笑道:“沒事,只要水塘以後不被水淹,我相信這點錢還是能賺回來的。況且我打算把這道河道修整成沙石河堤,以後沿著這池塘邊種些果樹或者其它樹種,再整個結實點的池塘攔壩,再中間位置修個竹走廊跟亭子。等農場走上正規化運營後,相信會吸引不少愛釣魚的遊客過來。
把魚塘一次姓修整好,等那片沙石灘開發出來後,就能形成良形迴圈,加上三叔那片果林地。我接下來也打算補種些成年果樹,爭取種下去後一年內可以掛果。
這樣一來,我這農場也可以搞成外面那種擁有特色的休閒農莊。所以,前期投入固然會多花點錢,但總比後面客人來了看到這破破爛爛的泥巴路要強上一些吧!你們覺得呢?”
看著自己這番想法把在場的親戚都說愣住了,吳道有些小心的詢問了眾人的意思。對於這些長年待在家裡的親戚,他們很難想象自己這一年到頭來不了幾個陌生人的村子,真的有人會進來遊玩嗎?
好在這幫親戚中有人見過這種休閒農莊,有時候會出門替人家建造木屋的吳江,也就是吳道隔了一輩的堂叔道:“你說的是跟清源那邊的農家樂一樣的東西?”
隨著雲嶺山脈的名氣被開啟,最有歷史價值跟進山最安全的清源+縣無疑是接待漢江省遊客最多的東西。曾經被人邀請出去做工的吳江,也多少見過這種跟吳道所講差不多的農家休閒中心。只是他有些擔心的是,三道溝這種只能進小三輪貨車的偏僻山村,真的會有遊客過來遊玩?
吳道見眾人當中還有個見多識廣的人就道:“江叔說的沒錯,我所設想的農場就是跟清源那邊的休閒農莊差不多。至於你們擔心村子將來會不會有遊客,我想只要花點時間跟心思,不愁沒有客源。就算沒人進來吃住遊玩,我自己享受一下也不錯。呵呵!”
其實對於自己的農場設想,吳道根本就沒想過大規模的接待遊客,對他而言將來入住在此的遊客,更多的應該是看中他養殖這些特色東西的有錢人。對於那些有錢人,環境自然需要好一些,只要有好玩有好吃的,不愁他們不掏錢。
別人接待一二百個散客賺的錢,在吳道將來的設計中就是,接待一二個顧客就能賺回來。要知道,他走的可是精品路線,那種打醬油的遊客他還是不願意接待的。更何況,他修真需要一個最好安靜的環境,如果人流量太大自然會對他產生不利。所以,從設想初期他就沒想過大規模接待外面的遊客。
隨著眾人七嘴八舌討論吳道關於農場的設想,水塘裡的水位也不斷下降,就在眾人閒聊的時候。這口最靠近小溪旁面積只有五畝左右的水塘裡,突然竄出一隻大魚在潛水面上蹦達了一下。一下子把眾人的目光給吸引了過去,看著大魚落下時衝起的水花。眾人都知道,這條不知名的魚應該小不了!
‘哇,剛才那條魚應該有十來斤吧?不知道是什麼魚?’
‘十斤,我看二十斤都有。看那條魚的樣子,應該是草魚吧!不過這麼大的草魚好多年沒見過了,它怎麼藏在這小小的池塘裡了呢?’
完全被大魚出現吸引住目光的眾人,開始討論起關於這魚為何出現在這口水塘的原因。而隨著水位進一步的下落,眾人明顯能夠看到在水塘中心,那條已經露出背脊的大魚在中心水位不停的亂竄。
而且隨著這條大魚的亂竄,水塘中大小不一的魚群都紛紛四處躲避。一時間,整個水塘裡的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