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大致分為研習魔法原理,施法,造物等幾個部分,其中,施法作為魔法師體現力量的重要途徑,是一門華麗而細緻的藝術。
一個初入門的法師,想要將之利用魔網引導完成一個零級法術,需要多長時間呢?
這是一個並不算小的數字。
以光亮術為例,想要將之整個地完成釋放,連言語帶姿勢,以費倫零級法師的平均水準,大概要五十七秒。
不要驚訝,之所以潘尼能夠用半秒將法術釋放出來,是因為這個法術的前56。5秒的引導行為他在早晨的冥想和準備法術時,已經做完了。
就好像一把裝了子彈的火槍,法師使用法術,填彈的工作早已做好,遇敵時只需要扣動一下扳機。
不過有的法師在裝彈的時候丟三落四,開槍時候拖泥帶水,對比一些動作乾淨利落的高手,以此形成了水平差距。
因為施法確實是一門很難把握的技術。
以一個需要六十秒引導的法術為例,不可能在戰鬥中進行引導,否則足夠幾百米外的敵人衝上來砍死他幾個來回,命都沒了還談什麼法術?
所以必須將這六十秒中的大半工作在法術準備程式中做好,相當於把一個法術分成兩段,準備和施法。
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作為一個法師,你能夠在準備法術的工作中完成多長時間的引導?以保證施法時間足夠短?
因為法術引導具有連貫性,不可能隨意中斷,將一個法術掰成兩段,不是個簡單的事情。你在哪一個手勢,哪一個咒語音節中斷,都要保證這個法術能夠在繼續釋放時能夠保證質量,不會出現狂亂或啞火之類的意外,萬一出現事故,很可能賠上小命。
一般來說,一個六十秒的法術,事先準備好前三十秒,留出三十秒的施法時間,是任何新手都能做到的事情,因為大多數準備到這種程度的法術還沒到與魔網連結的生效期,可以隨時散去,即便不成功,也不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那個準備與釋放的間斷點也容易尋找。
但是若將準備時段延長到四十秒,對於一部分的法師來說,就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法術準備到了這個程度,魔法訊號已經在靈魂與魔網連結成的法術位裡面蓄勢待發,隨時準備對魔網施加影響,如果出現差錯,會對靈魂連結造成一定程度的損毀,對於法師本人來說,是一種可能造成降級的傷害。
能夠將準備時間延長到五十秒,這是大約三分之一數量的法師做不到的事情,法術準備到了這種程度,魔法訊號已經在魔網上躍躍欲試,隨時準備在物質界形成魔法效果,這樣的法術很難控制,間斷點更不是那些施法天賦不足的法師能夠精確把握。
這個層次,也就是合格的法師冒險者水準,十秒,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已經足夠為冒險與戰鬥增添很多可能性了。
至於將準備時間延長到五十五秒之後,施法時間壓縮到五秒以下,這樣的法師,是天生的嫻熟施法者,只有不足六分之一的法師能夠做到。
先不說那個準備與施法的間斷點多麼難以掌握,單憑那在靈魂與魔網連結的盡頭放一大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藥包的勇氣,就很值得廣大法師敬佩。
現在可以知道,學徒潘尼的施法技巧,至少在光亮術的造詣上,是多麼的驚人了。
而且施法的技術,導師是教不了的,因為個人體質差異,與魔網連結狀態也有差異,同一個法術,任何人施展出來,載入程式都會有微小的差別,作為一門嚴謹的技術,一點微小的錯漏都能造成驚人的災難!法師間的交流能夠加深對魔網的研究和理解,但是很難提升施法的水平。
不過詹華士明顯對潘尼的技術並不感冒,沉悶的聲音從彷彿從那個背影直接傳進潘尼的耳朵:“無論用得多熟練,也只是零級法術。”
潘尼有點驚訝地抬起腦袋,感覺今天的院長大人似乎有些不同,由於經常和這位院長合作,他不太介意表現這類急速施法的技巧,但是卻從沒得到過任何評價,今天卻突然聽到這麼長一串話,不由他不驚異。
要知道,這個導師可是個典型的悶葫蘆,很少說話,即便做實驗支使潘尼時,遣詞造句形式大概就是這樣:“腦袋!”“喉管,切三英寸”“肝臟,切碎混合”,對潘尼這麼長一段話,確實罕見。
雖然驚異,但潘尼卻不多嘴,他還沒有那個資格,他很清楚,於是更恭謹地放輕了腳步,表示聆聽長輩的教誨。
然而今天的詹華士好像話特別多,他繼續說,偶爾因為不常說話而卡殼,不過字音很清晰:“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