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4/4 頁)
。而在這次聊天中,它認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知識就是力量。
然後,掩日的一句話把它的興奮打入谷底。
“你這身模樣是哪個變態的鐵匠幫你造的?”
於是,它終於理解了之前所遇生物的種種奇怪反應——原來它看起來是個怪物啊。
“那我應該是什麼樣子?”它問掩日。
“當然應該像我這樣,這才是劍應該有的樣子嘛,只有劍才是金屬最好的歸宿!”掩日的語氣裡滿是驕傲。
“但是劍可以走路嗎?”它反問。它早就厭倦了劍的樣子了,它絲毫不覺得那個形狀有什麼長處。
掩日無語,不滿的抱怨道:“能走路還做什麼劍啊,做人算了。”
“人?剛才那個就是吧?我知道的!”它興奮起來,於是毫不客氣的把前腿向上移動,變成了手的樣子,把後腿拉直了點,把腰伸了起來,完成了它歷史性的突破——直立行走。之後是“砰”的一聲響,它跌到了地面。
“哪裡出毛病了呢?”它疑惑了,為什麼站不起來,人不就是這個樣子的嗎。它不明白,於是只好老老實實的恢復原樣——四條腿。
掩日吃驚的看著它的“變身”,如果它現在有嘴的話一定可以吞下個鴕鳥蛋。
它無法理解竟然有如此神奇的金屬存在,最終只能解釋為人類的科技實在過於發達。而關於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掩日以它金屬的頭腦無法給予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最後,只好提出一個決定性的建議:“去看書吧,細細的咀嚼裡面的意思,你就能明白一切了”。並且非常熱心的告訴它一本女主人提到過的書,一本非常古老的書:達爾文的《進化論》。
於是它在掩日的指引下找到了書櫃,並且第一次認識了書這種東西。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電子技術全面普及的今天,書本的外形與幾千年前並沒有很大的改變。它把書一本本的拖出來,細細的咀嚼,但是除了得知這是用一種脆弱的生物原料製成的東西以外沒有獲得其它任何可用資訊。在掩日費盡口舌解釋資訊是來自於一種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