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跑得又慢,當然回回都是大反派。後來自個也就習慣了,直接就友情出演日本鬼子。
等他從地上爬起來,周圍的娃子全都笑翻在地上,只見八叉子臉上全被抹上墨汁,只有兩個眼珠子還帶點白色,一眨一眨的翻著白眼——
(第一更。據小道訊息說,明個才能把網線修好,所以今個還是在網咖,也是連續三章。杯具啊,今晚上不能等著衝榜了,大夥別忘了到時候給胖子砸票啊。)
………【第二十章 葦葉飄飄】………
開學伊始,娃子們的勁頭都特別足,漸漸也就轉入正軌。吳先生的教學也很有意思,真跟私塾差不多,分層次教學,比如說田大康,直接就學唐詩三百,起點非常高。
大部分娃子就只能從最簡單的生字開始學,每天十個左右,算術則從一加一開始,先學十以內的加減法。
因為基礎太差,再加上平時上天入地淘慣了,娃子們自然有點苦,不過先生手裡的教鞭可不含糊,專門打手心,嚇得娃子們那些偷懶逃學的念頭,剛冒出來就拋到九霄雲外。
好在先生時間觀念比較強,每天下午三點就放學,給娃子們自由的時間,也能幫著家裡乾點活;另外,星期六上半天,星期天放假,這才叫娃子們喘口氣。
總之,大多數娃子對於學校和先生,都是既敬又愛又怕,這種思想感情,還真夠複雜的。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中午回到家,田大康看到奶奶正往盆裡泡大黃米。這還是年前蒸豆包的時候留下來兩碗,一直沒捨得吃。
大黃米的顆粒比小米要大一些,顏色也差不多,不過煮出來的飯是黏的,用來蒸豆包最好。當地人把這種作物叫糜子,以此跟穀子區分開。
“富貴啊,下午不上學吧,去打點葦葉子,晚上包粽子。”李奶奶仔細挑著米里的雜質,最近天天上幾遍眼藥水,她的眼睛明顯好使多了。
“包粽子,快到五月節啦!”田大康連忙看看陽黃曆,哈哈,下禮拜一就是端午節。那時候不知道端午節還跟愛國詩人屈原有關係,小娃子們就盼著過年過節,不為別的,就為了那一口吃的。
哪怕日子再窮,年啊節啊啥的也得應應景,楊白勞過年還打回二斤麵包餃子呢。
東北這嘎達因為不產江米和竹葉,所以包粽子就用大黃米和葦葉子,還有用苞米葉子的,也能湊合,就算是因地制宜吧。
五月節最大的盼頭就是粽子和雞蛋,所以田大康一聽奶奶這麼說,立刻腰桿一挺,喊了一聲:“是,保證完成任務!”
扒拉一口飯,田大康就著急忙慌往外跑,跑到當院又跑回來:“嘿嘿,明明你去不去啊?”按理說上葦塘子,不應該領她,可是田大康心裡又有點不忍。
明明痛痛快快答應一聲,就摸索著下地:“球球,把鞋拿來。”
球球還真聽話,樂顛顛把鞋叼到她的手上,看得田大康這個羨慕啊:劉老六,俺跟你沒完——
出了屋,黑妞又當起導盲犬,田大康站在道上一吆喝,就跑來四五個娃子,都挎著小筐,看來大夥目標一致。
“富貴哥,俺們也要去——”後邊又跑出來一幫光腚娃娃,不過他們太小,去葦塘子有點危險,據說有時候還能看到野狼出沒呢。
最後,二牤子、三光子、四喜子和七仙女加入到隊伍裡面,一共六個人,出了村子往南走,走上三四里,就是葦塘子了。
看著明明一手領著黑妞,一手拉著七仙女,蹦蹦跳跳的,二牤子就小聲嘀咕:“富貴哥,明明眼神不好,你咋還把她領來了呢?”
田大康抓抓後腦勺:“俺就是怕她憋得慌——”
“富貴哥,你對明明這麼好,是不是想長大娶她當媳婦?”三光子笑嘻嘻地說。
“別瞎說,明明是俺妹。”田大康擂了他一拳。
鬧鬧哄哄,灑下一路歡聲笑語,很快就到了葦塘子,放眼望去,前面是一望無際碧綠的蘆葦,小風一吹,就跟綠色的海洋一般。不時有一些水鳥沖天而起,向遠處飛去。
這片葦塘子極大,等到了冬天,十里八村的人都來這割葦子苫房;前兩年還有編葦簾子賣的,這兩年割資本主義尾巴,也就沒人敢了,大多數都爛在地裡。
“野鴨子啊,這要是逮住一隻燉上——”四喜子留著口水,開始幻想。
“別想美事了,明明,你跟七仙女就在這邊上玩,別忘了採點馬蓮葉纏粽子,俺們四個進去割葦葉子。”田大康吆喝一聲,就帶頭衝進一人高的蘆葦蕩。
置身於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