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至有些侍者會稱她為“值得尊敬的”,這是對於在世時有德行的信徒所奉上的尊稱,莉莉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接受,她也並不怎麼關心自己所得的榮譽,她的注意力主要都集中在教宗所默許的條件上面。
雖然教宗並沒有透過正式而公開的方式允諾,承諾些什麼,甚至在莉莉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還表現出驚訝與迷惑不解——如果莉莉還是那個小漁村的傻姑娘,也許會相信他在這件事情上的確就如貞德所說的那樣一無所知,但現在的莉莉已經接觸了太多的上位者:上位者不可能對與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事情和人毫無瞭解——聖哲在地面上的代言人將自己當作最後的希望,卻不想因為可笑的“萬一”而喪失理智與虔誠的名聲——貞德孤身一人而來,除了一張只有歪歪斜斜,潦潦草草幾行字跡的紙條別無憑證……如果莉莉只是徒有虛名或者不為榮譽,權力和地位以及亞歷克斯的安危所動,這件事情也只能歸結在一個無知者的衝動與天真上,並不會對教宗的名譽形成一點點損害。
當然,現在莉莉已經證明了自己,教宗也含蓄地表示願意履行承諾——遏制激進派對撒丁的惡意行為,承認費迪南德一系於撒丁的合法統治權,承認由撒丁教區選舉的牧師,主教……還有給予莉莉本人的一系列榮譽和實際的報償——不過莉莉懷疑,這些本來就是他要做的事情——對於此位教宗她也有著一定的瞭解,因為他並不是羅斯與神聖公國出身,所以在他的心裡只有聖哲與公教的利益值得尊重,而不會像前幾任教宗那樣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撒丁與羅斯之間的矛盾,他一向保持著不干涉,不主動,不偏向於任何一方的妥靖政策,只是想方設法地從中為公教謀取好處罷了。因此這位聖哲在地面上的代言人獲得了大部分主教與神父的支援,不過也讓某一部分人深惡痛絕。
但不管怎麼說,他的繼續生存是撒丁和亞歷克斯所需要的——總比換上一個企圖對撒丁發動又一次全面聖戰的瘋子要好。
而且教宗確實是一個讓人非常願意與之接近與親密的老人,他寬容但不糊塗,理智但不苛刻,溫和,高貴,知識淵博,言辭幽默而犀利,他並不願意將那些不願意和公教保持一致的人一棒子打死,而是更願意用漫長的時間與實際的行動去感化和教育他們,將他們從危險的泥沼中拯救出來——莉莉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這讓她有點茫然和無奈,但它既然能夠為她要做的事情提供方便,那麼她也就故作無知地接受了教宗的示好。
公教所蒐集的聖物數量和種類都可以說是驚人的,而每一次接近聖物,莉莉都能感覺到身體中的那份幾乎要滿溢位來的溫暖和衝動,尤其是在聖十字架,聖裹屍布,以及聖槍之前——她可以看見這些聖物力量的源泉——那閃閃發光的聖哲之血,這些聖潔的血液讓凡俗之子製造出來的粗糙之物變得光亮,華麗,精美,永不腐朽和損壞。
***
深沉的黑暗中,白色的光柱從天而降,它逐漸變寬,形成一條廣闊的道路,天國的大門在道路的末端開啟,她可以看見聖徒與天使們在雲層之上漫步,談話時發出的每一個音節如同豎琴奏出的聲音那樣明亮而純淨,他們身後是潔白無瑕的建築,它們就像小鳥那樣棲息在漂浮的島嶼上面;飄渺而悠揚的聖樂無所不在,它指引著方向,而溫暖的光和柔軟的霧氣就像是母親的雙手緊緊地抱住了莉莉的身體,讓她能夠沿著那條神聖的道路上升……她距離那道隔離了人與神的門檻越來越近,而早已守候在門邊的天使與聖徒們已經歡喜地伸出手來迎接新的成員——莉莉在被光明所籠罩的形象中看到了自己早已過世的祖母,她曾經是莉莉最愛的人。
但在她們的手指即將相觸的時候——一股冰冷的力量將莉莉全力拉向後方,天使與聖徒們發出一聲悲哀與遺憾的嘆息,其中一個年輕的天使尤為傷悲,莉莉發覺她有著一張屬於貞德的面孔。
天國遠去,黑暗重新籠罩大地,莉莉的靈魂與身體落在了堅實的地面上。
她後退一步,發現自己還在那個昏暗的,狹小的教宗私人經堂的祈禱室裡,面前的黃金約櫃依舊熠熠生光,兩個天使所拱衛的寶座上的藍鑽如同惡魔的眼睛那樣散發著碧藍的幽光。
身邊的貞德依然保持著跪拜的姿勢,雙手合攏放在祈禱臺上,低垂著頭,神態怡然,但那種蒼白之中還能透出蒼白的臉色卻讓莉莉能夠立刻知道,她的生命遠遠地離開了她的軀體。
第十一小節 愚者(九)
莉莉繼續向後退了一步,手指隔著衣服用力抓緊了脖子上的那顆橄欖石,力氣之大幾乎讓那顆石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