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3 頁)
?做夢了嗎?”
“嗯,好像是,但記不清了,似乎很簡單又似乎很複雜,好像很快樂又好像非常難過。”
“還是原來那個夢嗎?”
“原來?什麼夢呀?”
媽媽看他這樣,臉上浮出笑意,那個超級什麼枕還真管用!
之後的一個月,所有學生都意外地發現了孟眠的改變,他漸漸成了大榜上的前幾名、同學們的核心,給老師校長的印象也更為深刻了。他自己還在詫異,猛然想起了一個月前那個殘缺的夢……
那一晚,夢中,他意外地發現自己竟有控制夢境的能力,於是,在渾沌中,他知道在一個月前的夢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便將時間設在一個月前,空間設為自己的夢,物件為一個月前的自己的實體。
孟眠為了使自己不被認出來,他故意將自己的面容變得模糊,穿上誇張的服飾,在一個自己設計的宮殿中等待過去的自己……
讓他沒有想的是,過去的自己竟從“噩夢之路”趕來,他站起身,“等你很久了,孟眠。你怎麼從‘噩夢之路’來了?”
“我嗎?在和我說話?”過去的自己問道。
“當然,還有別人嗎?”
“你怎麼知道我?”
孟眠心裡一笑,繼而憋不住大笑:“哈哈,我怎麼不知道你?對了,忘記自我介紹了,我是‘睡神’,”他編了個瞎話,“掌管萬物睡眠,你剛才走的是‘噩夢之路’,壁畫上是各個人做的噩夢,還有問題嗎?”
“有,為什麼找我來這?”
“你在問我?”孟眠心想,這得問你自己呀!“哈哈,是你自己來的,只不過我早就算出來而已。不過既然來了,也是緣分,不如我送你個禮物。”
“什麼禮物?”
“控制夢境的能力。”
“聽不懂。”
孟眠心想,聽不懂你是怎麼做到的?“我說的很淺顯呀,也就是你可以以實體進入夢中,也可以讓別人的實體進入夢中。在夢中,時間、空間、質量全部由你控制;在夢裡,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想要什麼就出現什麼,甚至可以支配別人的精神和肉體!怎麼樣,很誘人吧!”
看著過去的自己結結巴巴,“可,我該怎麼報答你呢?”
“你只需要在夢中幫我取幾樣東西,很簡單。”
過去的自己想了一會一口答應,於是孟眠便將這種能力贈與他,或者說是自己。
之後,當孟眠看到過去的自己在做那種無聊的事時,滿頭垂汗,“對不起,打擾你的……‘雅興’。”緊接著便嚇唬過去的自己說如果取不來答應過的東西,便永遠不能離開夢界。當過去的自己問到是什麼東西時,自己則胡亂編了幾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讓過去的自己去找尋(典型的自虐嘛),沒想到過去的自己竟滿口答應,在看著自己的背影進入天宮之門之後,孟眠不禁一笑,自言自語:“可別讓自己失望呀!還有,順便幫默語這個丫頭找一下自己吧!”緊接著,孟眠便解除了對過去自己的控制,看自己究竟會走到哪裡吧!猛然,孟眠意識到哪裡有些不對勁,“默語是誰?”他問自己,為什麼有一種被人操控了的感覺呢?這時,他忽然聞到一股白色薰衣草的香味,耳邊隱約聽到甜甜的清脆的笑聲,他感覺頭很暈,不知不覺間竟睡去了……待他再度醒來時,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夢中的一切記憶也隨著控制夢的能力一起煙消雲散……
作者的話
寫文這麼長時間,很少能回顧一下自己所走過的路。我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為了什麼而奮鬥——一種想傾訴的慾望。也許和武林外傳中的秀才的觀點不謀而合,但這卻實實在在是我一直追求的。
我曾問自己,自己寫下這些文字究竟有什麼價值(對於許許多多作者,或許都有這樣一個疑問),思來想去,只是表現一種生活態度吧!——不在夢境裡尋求解脫。憧憬——虛幻,一種社會現象,在現實中做不到的事,那就塑造一個形象,在小說裡實現。無論形象的塑造是否成功,那都是自己的一個縮影,現實中的人會為虛幻中的人或快樂或悲傷,在我的理解中,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浪漫主義”吧!
夢是籠上了一層輕紗的現實,而現實卻是真真切切的夢,我們在現實中尋覓夢的剪影,又在夢開始我們新的征程。正如我在“引章”中所說的。人生如夢,我們在夢遊,但夢中終有終了的那一刻,假使一個人活在夢中,在夢醒時分,他又剩下什麼?因而,我想透過這本不是很長也不很好的小說表達這樣一個主題:面對現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