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也知道,你們不是平凡的人,那麼,你們應該走出你們不平凡的路來。我想說的是,那種一時之快就算你能毀了對方一個艦隊,但仍然不能動搖他們的國之根本。。。”
劉逸飛的話說得很含糊,但他知道這兩個聰明人能夠領悟他話語中的含義,“而且,更主要的還是自己要自強!”
劉逸飛送給李黑和李少白幾個遒然蒼勁的字,“為華夏之崛起!”
*****
李黑和李少白飯後去了雨花臺。
雨花臺,位於中華門外雨花路南端,是一處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參觀遊覽勝地。雨花臺產雨花寶石,傳說有位叫雲光法師的和尚,曾在崗上的高座寺講經說法。他的一片誠心感動蒼天,頓時落花如雨,變成寶石,於是人們就把這裡稱為雨花臺。
在雨花臺烈士北側的陵園廣場,南端矗立著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肅然起敬。這座雕塑於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塊花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寬14。2米,厚5。5米,重達1374噸,生動地展現了黨的工作者、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戰士、學生和報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義前不屈的光輝形象。他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鎮定自若,有的怒目圓睜,有的咬牙切齒,栩栩如生,神態逼異,充分表現了革命志士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
李少白拿著一塊鮮豔的紅如鮮血的雨花石正在愛不釋手地看,這塊紅色雨花石中間還有一滴濃稠的血液,卻是雨花石中絕不多見的“雞血石。”
一個孩童的哭聲。
今天,雨花臺人潮湧動,十餘萬人來到這裡憑弔烈士,參觀遊覽,李黑和李少白還以為是孩童被踩了腳,但那帶著哭腔的童音卻喊道,“你下來!你下來!”而廣場上也是一片指責聲,原來,一名青年突然爬上高高的烈士群雕,旁若無人地坐在一個烈士頭像上讓別人給他拍照留念!
雖然有人指責,但是,卻沒人敢上前,因為那個青年橫眉豎目一身的肌肉。
“難道這就是華夏所謂的君子動口不動手?”李少白長嘯一聲,一腳把那個青年踢下群雕,那個青年跌在地上,痛得起不了身。
當李黑和李少白揚長而去後,陵園前有了一點騷動,很多人路過時都“沒有看到地上有人,不小心踩到了他”,這個青年被陵園管理人帶到辦公室時,身上到處是腳印。
*****
李黑和李少白在劉逸飛那裡呆了不過兩天,然後便埋進了南京大學的圖書館。由於有劉逸飛請人關照,因此他們能夠自由地出入這個圖書館。
雖然是假期裡,但讀書館中還是有不少的人。當看到一個七歲的小孩竟然在啃一本《數論》,不少人發出驚呼。
而李黑在夾在一本書中的一張小紙上寫的關於地磁變化的公式,卻造就了一個青年才俊。
日子總是過得飛快。
每天在圖書館啃著冷饅頭喝白開水的李黑和李少白看到校園裡的人多了起來,才省覺原來大學該開學了。
跟劉逸飛和李永進道了別,又把哭成大花貓的李小婷用十個娃娃頭逗笑,李黑和李少白動身到了HN大學。
校園處,正有人正著一個胖胖的傢伙在指指點點,看著眼熟,可不正是王小波,原來,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來學校,他和父親換著班的在這裡等李黑和李少白。李黑也覺得有點感動,拍了拍王小波的肩,李少白則乖巧地拿起王小波坐的小凳。王小波和他的父親在這裡都已經坐了三天了,保衛處的幹事也來問過他們,要不是王小波拿出錄取通知書,只怕會被當成“盲流”吧。
報了名,李黑向學校遞交申請。
因為李黑和王小波讀的是國際商學院,而李少白讀的卻是土木工程系,不同系的宿舍不在一塊,因此李黑遞申請讓李少白能跟他住一個寢室。
好在學校考慮到這理科狀元年紀確實太小,同意了李黑的申請。
*****
這個寢室的人已經到齊了。
李黑和李少白一張床,李黑的下鋪。對面下鋪的是廣西的韋偉,一身健美的肌肉,上鋪的是來自湖南武術之鄉據說解放前專出土匪的梁寬,另一張床下鋪是貴州苗族的何中林,上鋪是安徽的秦槍。
梁寬和秦槍的名字讓大家笑了很久。梁寬肩寬手大,巴掌就象蒲扇一樣,跟時下風行的《黃飛鴻》中的大徒弟的名字一個樣。秦槍來自安徽,倒是叫人不解,這秦腔不是陝西甘肅一帶的曲子嗎?
王小波跟李黑雖然是一個專業,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