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開導(第3/3 頁)
“廟堂上,其實和江湖一樣,都是勾心鬥角,都是互相傾軋,都是互相微笑。”
“這一下,先生可明白,三弟從一開始就對先生的態度了吧。”
有些事,表面上是一回事,細細分析之後,其實是很多事組合起來的一件大事。
常思遠給元青倒了一杯酒,虛心道:“多謝公子今日過來,給我答疑解惑,儘管我不瞭解這些,依然謝謝公子。”
元青道:“很多事,都不是依靠自己的脾氣和性格能夠決定走向的。”
“就像是煮飯一樣,男人似乎都很討厭煮飯這件事,可也要一定掌握這個技能,因為女人不給自己煮飯的時候,男人可以自己給自己煮飯,這樣有些自私,這樣也不會餓肚子,很多事都是這樣的。”
“我的師傅告訴我,其實當今大魏,許多完善的水利工程,許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功勞,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員落實下來的,而那些官員們,最後的歸處,要麼遭受到了小人陷害,要麼就死於黨爭之中,要麼就是被殃及池魚了。”
“好人有好報,好人其實也沒有好報,其中毫釐之差的分寸,需要自己體會。”
“大爭之世,如先生這樣的人,自然可以大放異彩,可是大放異彩過後,若是遇到了一個好主子,興許還能成為一個萬戶侯,老了的時候,給自己的兒孫講述當年的豐功偉績。”
“如果遇到了一個陰刻之君,興許,大放異彩過後,就如同流星煙火一般,短暫而又永恆,是永恆的遺憾和悲傷,亦有燦爛。”
來到江南之後,元青應該在姑蘇城裡忙活著自己的事情。
也無需來插手三弟的事情,今日的元青來到這家客棧,實在是有些多餘。
可元青還是來了,他需要讓常思遠知道,打仗和當官是不一樣的。
三弟到底是明聖之君,還是陰刻之君,眼下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可作為元家真正的獨苗,元青也應該在自己可以騰出手的時候,對元正多多幫扶。
日後的局勢如何,元青也不操心,反正大魏對大秦,勝算不是很大。
常思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元青都將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提前都做了。
常思遠笑道:“吃完這一頓酒之後,我就會找一個碼頭,暫時靠打漁為生。”
元青道:“打漁真正的樂趣,不是在於收穫多少,而是在於,水裡的競爭是何等的激烈和燦爛,看懂的人,自然能夠看懂,看不懂的人,也只是一個漁夫了。”
又喝了幾杯酒,元青單獨離開了,常思遠和自己的女兒,也朝著接近南雲江的某個小碼頭裡趕路而去,在雨中趕路,是少年人應該做的事情。
恍惚之間,常思遠有了一種重回少年時代的錯覺。
遙想當年,算了,當年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
誰都有本來的,當年是暮年才可以去說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