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一位大臣站出來拱手問道:“陛下,閻統領,不知…我軍傷亡情況如何?”
杭曉看了閻濤一眼,閻濤點點頭,說道:“我軍陣亡五萬,重傷三萬多,整體情況…還不錯。”
“我怎麼聽說光左衛就陣亡了五萬,加上北路軍,總共陣亡了七八萬。”有人說道。
“是啊,我也聽到了這樣的說法。”有人附和。
“市井流言你們也信?”閻濤笑笑,“我軍依託城池居高臨下,又有永久工事和城防弩投石機等守城器械,怎麼可能比敵軍傷亡還多。”
大家的議論聲中,趙榮黑著一張臉越眾而出。
“陛下,敵人來勢洶洶,我軍傷亡慘重。在這種情況下,微臣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殺害慕容長風的兇手交給隆國,然後去跟隆國議和!”
;
第九十七章 廷議
議和?
趙榮的話一出口,大殿上的武將們群情聳動,文臣們則都比較淡定,似乎早就商量好了一般。
“趙統領,將士們在邊關好不容易打出這個局面,你卻要跑去跟隆國議和,還要把殺了隆國皇子、立了天大功勞的人交給隆國處置,你這不是自毀城牆嗎?”中央軍右衛副統領鄧勇義憤填膺地說道:“咱們瑞國真要這麼做了,邊關的將士們會怎麼想,以後誰還會給朝廷賣命廝殺?”
鄧勇本來是想代表中央軍右衛來請戰的,結果趙榮張口就要把“殺人兇手”交給隆國。他媽的,老子們去前方賣命廝殺,一天幾千幾千地賣,你們這幫孫子卻整天搗鼓著怎麼賣國,怎麼把英雄當成兇手交出去。聽到這樣的話,鄧勇真是肺都要氣炸了,直接就站出來怒斥趙榮。
“鄧統領,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啊!”趙榮苦著臉說道:“現在的打仗,打的是什麼,打的都是錢啊!開戰不到一個月,咱們內務處的銀子就花出去七百八十三萬兩。這還只是軍餉、犒賞、開拔駐營、糧草等看得見的費用,要是再加上物資消耗、徵用民夫等等看不見的費用,那更是不計其數了。眼下前方的將士已經死傷了八萬多,光是這八萬多人的撫卹費、安葬費,就是一千多萬兩銀子。光是這些銀子我都湊不出來,要是再照這樣打上幾個月,哎……”趙榮說著說著就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趙統領,你這樣說我就不明白了。”陳若平冷冷地看著趙榮,說道:“打仗花錢,難道議和就不花錢嗎?”
眾人一聽,頓時議論紛紛,都覺得陳若平說得有道理。
議和,那是要帶著錢財物資美女去議的,你要光帶著一張嘴去,誰搭理你?
“陳將軍所言極是。咱們要是去議和,最後花的銀子說不定比打仗還多,而且還屈尊低頭賠上咱們的國威和氣勢,實在是得不償失。”
“是啊,慕容鮮卑狼子野心,拿著銀子去跟他們議和,無異於割肉喂狼。到時候狼餵飽了,咱們這邊國庫也空了。他們用咱們的銀子養足了兵馬捲土重來,咱們這邊再想打仗也是有心無力,底下的將士們也都寒了心,那樣可就真的國將不國了。”
……
一些武將紛紛贊同陳若平的觀點。
聽到他們說得有道理,一些文官也開始轉變了立場,力挺陳若平。
大家一起口沫橫飛,把趙榮駁斥得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看著快被一群人噴死的趙榮,陳若平心裡暗笑不已。皇帝杭曉登基剛剛一年,三板斧揮舞得正急,趙榮卻在這個節骨眼上提出議和,真是白痴得好笑。這次的巨靈關之戰是杭曉登基後的第一場大仗,是杭曉在朝野迅速豎立威望的關鍵一戰,這樣的戰爭,杭曉就是傾注舉國之力也肯定要打下去,怎麼可能背上一個昏君弱君的罵名去議和?
而且議和這種事情,還確實是養虎為患,歷史上早就有這樣的前車之鑑。
瑞國曆二零三年,當時的瑞國皇帝就是聽了屬下議和的建議,窩窩囊囊地跟當時的慕容鮮卑簽訂了城下之盟,賠了四千多萬兩銀子和各種物資,結果當時的慕容鮮卑首領慕容浩立刻用這批銀子和物資打造出一支更加龐大的騎兵,然後透過五六年的東征西討,硬是吞併了十幾個鮮卑部落,在北方草原上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隆國。可以說,隆國建國的第一桶金,正是瑞國當年那筆賠款。隆國成立後,慕容鮮卑更是變本加厲地長年侵擾巨靈關,當年的瑞國皇帝又驚又氣又後悔不迭,在驚怒之中撒手人寰,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四面強敵的爛攤子。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歷代瑞國君主對議和這種事情都是慎之又慎,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