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西。更重要的是,我們獲得了三萬塊的獎金加休假兩星期!
哇~~吐魯番的美女,你們等著,我來啦!!
第一卷 第十二章 龍的子孫
既然來到吐魯番,就不能不去火焰山。
火焰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由紅色砂岩構成,東起鄯善縣蘭幹流沙河,西至吐魯番桃兒溝,形成一條赤色巨龍,東西走向,橫臥於吐魯番盆地中。荒山禿嶺,寸草不生。每當盛夏,七月流火,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焰雲繚繞,赭紅色的山體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
明代吳承恩著名小說《西遊記》中寫道:“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裡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
傳說,當年美猴王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鬧天宮,倉卒之間,一腳蹬倒了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有幾塊火炭,從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魯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來是烈火熊熊,孫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滅了大火,冷卻後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
望著眼前雄峻壯觀的群山,我們無不感受到大自然力量的偉大。胸中豪情突長,手指西方遠處最高一座山峰,道:“我們賽跑,誰最後一個到那邊山頂,誰今晚請客……”話音未落,我的身體已如箭一般射出,拋下後面一路“卑鄙”、“無恥”的叫罵。
正值九月,迎面吹來的風都是熱的,真不愧是全國最熱的地方。體內真氣盡展,金銀光華繞體而生,竟將熱浪迫退三尺,面板一陣清涼,奔行愈發迅速。後面只有白千里還可勉強跟上,另三人雖然拼命狂奔,但受功力所限,距離越拉越大。
眼看就要到達那最高的山峰,突然,我“噫”了一聲,停了下來。瞬間由極動轉入極靜,我沒有絲毫勉強,彷彿我原本就站在那裡。片刻之後,他們也紛紛趕到,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眼前,是一個巨大的爪印。長約三米,寬一米,僅有三趾。互望一眼,我們都清楚,只有傳說中的“龍”才可能留下這樣的印記。
“你們知不知道,關於火焰山的形成,維吾爾族也有一個傳說。”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我說出了這個古老的神話:
天山深處有一隻惡龍,專吃童男童女。當地最高統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惡龍。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惡龍在吐魯番東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傷。惡龍帶傷西走,鮮血染紅了整座山。因此,維吾爾人把這座山叫做紅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火焰山。
“那就是說,這個傳說是真的。”白千里笑笑。
“可是,這個爪印,絕對是一個星期以內留下的。”研究完印記,阿海有點沉重的站起身說。
眾人的心頭不由掠過一絲陰影。
“怎麼了?我們不是‘龍的子孫’嗎,難道你們害怕去見見自己的祖先麼?”我大吼起來。
“呃……”
“對啊……”
“幹嗎不早說……都是阿海,沒事玩什麼深沉……”
“扁他!”
於是,在成功製造出一顆“豬頭”後,我們決定去見見我們的老祖宗。
四散開來,我們搜尋著足跡。大約每五、六米就會出現一個爪印,一路西去。順著痕跡,來到剛才作為目標的山峰腳下。一個三人高的巨大山洞出現在我們面前,黑黝黝的洞裡沒有一點光亮。
嘴裡說得漂亮,但面對未知感到恐懼是人的本能,我也不能例外。進還是不進?目光一掃,他們都在等待我的決定。猛咬鋼牙,挺起胸膛,我第一個走入了那片黑暗……
裡面伸手不見五指,我們也未帶照明裝置。情急之下,我開啟了“天眼”,朦朦的金銀二色光華頓時從我額間射出,雖然並不強烈,但對我們這種級數的人來說,洞裡已是亮如白晝。
路彎彎曲曲,不過幸好並無岔路。感覺上,路向下傾斜,應該是在往下走。路彷彿無窮無盡,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我的真氣已消耗過半。前方突然亮起的一縷紅光,使我們精神一振。加快腳步奔到出口,只見我們立身的位置是一石臺,腳下,暗紅的岩漿緩緩地湧動著,不時冒出一兩個氣泡。奇怪的是,雖然置身岩漿之上,我們卻沒有感覺到絲毫的炎熱之氣。
“你們好,我的孩子們……”一個威嚴而又慈祥的聲音在我們心中同時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