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離別情(第1/1 頁)
趁著六國學子們沸騰的時候,苗青和苗紅抬起吳心,悄悄放在馬車裡,回了六皇子府。 這一覺,吳心一下子睡到了日落西山才起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這一天,《將進酒》傳遍了京都的大街小巷。 一覺醒來,自己已名滿天下。 驛館。 陶菱兒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晚霞,呆呆的出神,她已經坐了兩個時辰了,就這樣一動不動。 “殿下!吃飯了。”丫鬟春喜勸道。 “不餓,我吃不下。” “你多少吃點啊!都坐了半天了,不累不餓嗎?”喜兒心疼道。 “喜兒,你說,本公主之前是不是太驕傲自大了?”陶菱兒幽幽的問道。 “殿下文武雙全,是咱南越國一代天驕,驕傲一點怎麼啦?”喜兒揚著小臉說道。 “唉!” 陶菱兒輕嘆一聲道,“可我這個天驕連人家一副對子都接不上,精心寫出來的詩,還不如人家醉酒後隨便寫的好…” “那也不是單單殿下對不上,六國的才子都沒對上不是,若不是那個壞傢伙出現,殿下的詩該入前三呢,公主一點都不差…”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陶菱兒說著緩緩站起來,向自己的床榻走去。 “把飯撤了吧,今晚我想早點休息。”陶菱兒最後吩咐道。 喜兒端起飯菜,默默退出房間。 八月初三。 六國文會最後一場,填詞。 題目依然是從小木盒裡抽取,這次抽出的題目是兩個字:離別。 當吳心看到這兩個字時,不由心頭一震,回頭看看身後的苗青苗紅一眼,輕輕一嘆道: “天意!一切都是天意啊。本少爺為大益國奪得魁首,卻要離開兩個可愛的人…” “少爺!”苗紅的淚瞬間落下。 “我們不走。”苗青哽咽道。 吳心伸手擦了擦苗紅的淚:“不哭,又不是生死離別,而且還是好事,少爺我今天就為你們寫一首詞吧!寫完,咱們就回南塘…” 吳心說完,轉頭,鋪紙,落筆,一首柳永的《雨霖鈴》,躍然紙上。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首詞寫完,身後的看著的苗青和苗紅早已淚如雨下。 童瑤瑤的鼻子也酸了,沉浸在離別的情緒裡,不能自拔。 吳心拿著寫好的詞,交到董大儒的手裡,然後,轉身就走。 回到座位上,他拍拍趙小六的肩膀說道:“一會我們就會南塘了,你們就坐在這裡,誰也不要送。少爺我今天特忌諱這離別…” 吳心說著又看看童瑤瑤笑道:“童姑娘,記著,你還欠我一頓酒哦!他日我會討還的…” “嗯嗯!記得。”童瑤瑤拼命的點頭,眼淚止不住滑落臉頰。 “走了!” 吳心帶著苗青和苗紅,瀟灑而去。 事了拂衣去。 “他是怎麼了?這兩天都有點不對勁。”好半天,童瑤瑤才問趙小六。 趙小六嘆口氣道:“前日,一個羌國人認出了苗青和苗紅,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孩子,估計,過幾天,她們的父母就會去南塘縣認親了。” “大哥和她們一起長大的,十七年了,忽然要離開,他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心裡不是滋味唄!” “原來如此!” 童瑤瑤看著高臺上懸掛著的《雨霖鈴》,想想那個離去的背影,她的眼睛裡再一次泛起薄霧。 “好!好!好!…”前面一陣歡呼聲,好多的學子圍在臺前,在讀著吳心那首詞,臺上的幾個評審大儒紛紛離開了座位,跑過來搖頭晃腦的讀詞,講說。 會場的氣氛空前高漲。 如果說眾學子的詞如一顆顆星光在閃爍,那麼吳心這首詞就像一輪明月,而且是十五的月亮,光芒萬丈,遮住了所有的星光,照亮了整個宇宙天空。 董大儒激動得滿面通紅,眼淚都下來了,他激動的不單是這首詞能奪得魁首,更因為這首詞是百年難遇的好詞。 今生能看到如此好詞,已是此生無憾了。 一詩一詞壓六國。 六國的才子雖說沒有取得好成績,但因為能讀到好作品而慶幸。 六國文會也因為此次的詩詞,而提高了檔次,在質量上達到了最高峰。 天下文人自此以後都記住了一個文壇天才的名字:吳心。 六國文會落下帷幕。 各國才子紛紛離去。 大益京都又恢復了往日模樣。 然而,八月初四的早朝卻是格外的熱鬧,所有的話題幾乎都是圍繞著這次六國文會而展開。 早朝上,大儒董浩然滿面紅光,腰桿挺得筆直,二十年了,大益文壇終於眼眉吐氣一回。 益皇趙泓煜也是滿面春風,端坐在龍椅上神采奕奕。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