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頁)
再來把這千兒八百個銃兵也一起帶走。”
陳大成滿臉失望,不過剛才那五百名銃兵能被伊雲收下,已經讓他喜出望外了,多的實在收不了,也沒辦法。只盼伊雲說話算話,將來能再來募兵。
最終伊雲從義烏募了一千四百名士兵,其中五百名是銃兵,三百護衛,三百兵卒,三百弓兵,倒也算是一隻像模像樣的軍隊。
這一千四百名士兵一年的軍餉應該是四萬二千兩,由於伊雲已經給了五萬兩給陳大成做定金,所以就不需要再額外支付了,陳大成拿出錢來,分發給了這些士兵,讓他們一年之內好好當兵,要聽嘉善王爺的指揮對付倭寇。《》。分完之後,他打算把剩餘的錢退給伊雲,伊雲卻不收,讓他用這筆錢給這一千四百人買了許多食物,每個人的行囊裡都裝滿,讓他們在去嘉善綠洲的半路上有東西可吃。
一切分配停當之後,伊雲帶著這隻新軍打算回去了,義烏人頭湧動,都來城門口給自家的子弟兵送行,許多人流著淚擁抱,一幅悽慘景象,這年頭……不是過不下去了,誰願意離鄉背井去當也兵?
伊雲哭笑不得地道:“你們也別傷心,跟著俺,保管過好日子,以後帶著賞金回家鄉來,就能把義烏建設得更美了。”
他眼光一掃,又發現這群義烏兵人人手上都拿著自備的武器,還是那幾大件,有鋤頭、糞扒、鐵鏟一類的玩意。伊雲再次哭笑不得,趕緊吩咐道:“大夥兒把這些東西放回家裡去吧,到了嘉善綠洲,我會給你們安排新的武器,咱不要這些東西了。”
於是義烏兵們又跑回家去放好農具,城門口亂七八糟,一團麻。
伊雲正在鬱悶的時候,一個小女孩突然跑到他的身邊,扯了扯他的褲管。伊雲低下頭來,原來是當初剛來義烏時那個給他領路的小女孩。
小女孩對著伊雲道:“大哥哥,你是好人……你可不要虧待了我們義烏的人啊。”
伊雲笑著摸了摸她的腦袋:“放心,大哥哥帶這些人走,是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告別完畢,伊雲的大沙車緩緩地駛出了義烏綠洲,向著嘉善歸去,一千四百名義烏新兵,空著雙手,揹著糧袋跟著。(《》。)由於他們還沒有新的軍服,全是穿著破爛的布衣,看起來根本不像一隻軍隊,而是像一隻正在遷移的移民隊伍。
這一路迴歸,倒是沒有再碰上什麼劫匪,倭寇一類的意外,只是伊雲帶著這麼大一票子“新兵”,讓沿途的綠洲裡的大萌國官員們感到十分好笑。他們看到伊雲新徵來計程車兵衣甲不齊,身體乾瘦的樣子,都將這隻軍隊引為笑柄。
江南地界開始流傳起來一個笑話,嘉善王爺募了一隻垃圾部隊,將來有得他哭的。這些人並不知道,不久的將來,義烏兵將會成為一個不敗的傳說,席捲天下。
………………………
回到嘉善之後,伊雲立即忙碌了起來,新來的一千多名士兵,必須安排住處,嘉善綠洲以前只有一百駐軍,所以兵營非常狹小,又擠滿了從嘉興借來的兩百客兵。李誠雨將這兩百客兵打發回了嘉興,空出了兵營,但是還是不夠住,必須進行擴建。伊雲可憐的錢包又一次被壓榨,拿出了幾千兩銀子來建屋子。
好在義烏人個個勤勞能幹,不需要花錢請泥水匠,他們自己就擅長用石頭砌成房子,他們分出一半人到沿岸的金山上打石頭,將石頭打成小塊之後運回嘉善,然後堆砌成一排排整齊的兵營,由於嘉善綠洲太小,軍營的佔地不可能太大,義烏兵們只能四個人,或者八個人擠在一個房間裡,搞得很像後世的學生宿舍。
不過他們一句怨言也沒有,拿了一年三十兩的軍餉,他們覺得做什麼也是應該的。
李誠雨將這些新兵蛋子集合起來,從最簡單的佇列訓練開始,日夜操練起來。義烏人雖然有血氣之勇,卻無戰陣的經驗,如果不加訓練就投上戰場,結果就是匹夫之勇,雖然足夠駭人,卻沒有真正的軍隊那種配合和訓練,就算能把敵人在氣勢上壓倒,自身也會損失極大。所以要從基礎訓練開始,一點一點地將他們變成真正的悍卒。
水淼日夜不停地做著防具,給這一千四百名士兵制作了統一的軍服,大萌國計程車兵普扁採用“綿甲”,這種綿甲是用棉、麻、織布等材料製成,成本比較低,用料比較輕軟,穿在身上可保證行動自如,打溼水之後,還可以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
伊雲並沒有給士兵們弄更先進的防具,因為他也覺得綿甲就足夠了,如果使用義烏“銃兵”作為戰鬥的主力,那麼越是輕便的防具越合適,穿得很笨重是沒有必要的。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