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子之間就如天地間無數仙魔一般,有殺親弒族之仇。而百年前有人最後一次對我說到他們,短短“同歸於盡”四字,便是故事之外最後的結局。
乍看相似的背景,道不同不相為謀,但我明白我和夜箜之間與他們不同。所以我不想就這麼做出選擇,不想有那麼一天,我會忽然後悔。
於是,我在迭荼山上住下,靜靜的等待。時間久了,與蘭汀漸漸相熟。
這個女子身上有種彷彿恆久不變的溫暖,越是相交,便越是透入心魂。
百年須臾而過,直到子秋出生,直到她依依呀呀長到十歲。靈胎較之凡胎要麼過於早慧要麼過於晚成,子秋無疑是第二種。
夜箜一直沒有出現,但箜篌石早已自我體內消失。我知道他遲早會回來,總有一天。
夜半時分,沉眠深夢間,忽然有異樣感覺牽動警覺的神經。
自從有了子秋後,我便睡得向來很淺。
不過一瞬,背後已輕輕貼上一個人,熟悉的溫度與氣息,等待百年的人。
“夜箜,你……”
我幾乎控制不住的想轉身質問,將積攢至今的疑問統統道出。然而剛叫出他的名字便想起子秋還在身前熟睡,動靜大了難免驚醒她。就這麼一遲疑間,已被那人輕輕擁入懷中。
溫柔的,不容抗拒的,一如既往的擁抱。
“噓……久枉,我有些累,睡會兒再說。”
靡靡的音色低下三分便是柔情,帶著少有的倦意,很快便平順了呼吸。身前的女兒彷彿預感到什麼,翻了個身鑽進我懷裡,迷迷糊糊的呢喃:“娘……是爹麼?”
“……嗯。”
女兒的聲音很柔軟:“娘……睡。”
淺淺的呼吸聲微響在身前身後,一室的寧靜。
夜涼如水,如已醺微。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女主的年齡是這樣的:N萬年前成形時被鳳簫救下,在迭荼山頂修復到兩萬八千年前靈識形成(這裡是第三卷),九千歲時因心魔而渡劫失敗幾乎魂飛魄散(第三卷末尾),被鳳簫用一萬年時間重新凝形,九千年前復生但失去之前的記憶(第一卷)。所以按身體經歷年齡來說,她N萬歲(N肯定很大)。如果按心裡年齡算,她前後兩個九千歲,一共一萬八千==正文完結,我很喜歡這種結尾的感覺^^後面還有一大堆番外,首先是夜箜鳳簫兩人的番外,把感情啊算計啊亂七八糟整個順一遍,然後可能還會有些。
34
34、夜箜番外 。。。
創世神名叫創世。
又或者是,創世之所以有現在的意思,只是因為它是創世神的名字。
創世神是天界的父神,亦是魔界的始尊。
只是在千百萬年後的現在,天族歷代天君靈位中第一座依然是【創世】;而同樣是經歷千百萬年至今,魔族的靈位早已換過不知多少,每一次都是獨一無二,每一次亦是常換常新。
魔族無謂於起源,更沒有誰有心思去供奉一個早已歸於混沌的信仰。
所以比起創世神的靈位,他們更在意的,是那顆創世神留在魔界的血紅石頭。
那石形如無弦長弓,直徑約有半丈,色如往復於新鮮與凝固之間粘稠流淌的血,上面有深深淺淺的暗色紋路,時而暴漲時而收縮,像是盤繞出入石頭表面無數染透墨色的毒物,沒有規則的形狀和大小,像那流轉石頭上的血色半永不停息的翻湧起伏。
那塊石頭,叫做箜篌。
與天界不同,從魔界傳入人界的東西,至少半數有所差誤。這樣一塊看上去絕對與雜事無關的魔物,後來卻不知怎麼傳入人界後出現一種同名卻最多兩分相仿的器樂。
這是後話。
箜篌石最初有意識的時候,三界不過剛剛成型,六道的分界還有些模糊。那時它如過去的無數時光一般,懸立在地獄之心上空,神識便通三界,更能見到出現在魔界的仙、人、妖、鬼,當然見到最多的還是魔物,始終沒有見過的便是神。
那時的三界,除卻歸於混沌的創世神,還未有誰,能夠修成真正的神魔。
其實平心而論,在千百萬年後的現世,凡是飛昇上神、真魔品階的,便與當時的創世神力量相若。然而創世之所以為創世,正是因為他快過這片天地間的所有人,千百萬年的歲月。
那時的它也只是那塊被創世留在魔界、用於穩固整個魔界的箜篌石。
它身上有著魔族最本源的力量,直接來自萬魔生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