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4/4 頁)
心靈感應將法術知識傳授給德森人,但德森人再向下傳授的時候,或者說自己研究法術的時候,文字記載是絕對無法逃避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其它知識無法逃避的問題。
看來必須創造一門文字了,葉濤輕嘆一口氣,這個事可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任何文字都必須與語言對應起來,在葉濤看來還得通俗易懂,最好是在看見文字的同時腦海裡就能夠聯想出與之相關的事物。
憑空創造一門文字出來的難度,是可以想象的,葉濤琢磨著恐怕這時間浪費就多了。
實際上這個問題很快就變成了不是問題,在苦思冥想一會後,葉濤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自己何必憑空創造?只需要在一種文字的基礎上根據德森人的特點進行轉化再造不就行了?
不過選擇哪種文字又成為葉濤接下來思考的重點問題,實際上葉濤腦海裡有幾種文字可以選擇。
阿瑪拉位面裡的艾馬拉文字,從位面通用語裡轉化出來的一種文字,優點是應用面廣,會了這種文字基本上就等於學了幾門外語。
對於這種文字,葉濤也是學得少用得少,或許語言上還能夠說上幾句,一旦涉及到文字層面,葉濤那一點可憐的詞彙根本就不足以支撐起一種文字的轉化再造。
除了艾馬拉文字外,葉濤就只剩下從地球帶來的英文和漢文了。
這兩種文字各有各的優勢和特點,英文簡單易學,漢文相對難學,但卻具有象形字的特點,相對於德森人喜歡用各種圖案線條來記錄事情的傳統來說,漢文絕對是首選,何況葉濤對漢文最熟悉,轉化再造起來也要簡單得多。
好吧,實際上葉濤準備採用漢語拼音註釋漢字的方向創造一套文字起來。或許是基於德森人的文明層次不高,他們的語言很簡單,在葉濤才接觸德森人的時候,他們語言的總詞彙量不超過三十個,很多詞彙都是泛指一個大類的事物,比如一個詞語就泛指了所有的樹木,而沒有另外的詞語來將樹木分類。
在葉濤的引導下,翡翠部落逐漸發展起來後,詞彙量才增加到五十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