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是個彈丸之地,國王比起大漢天子,充其量算個草頭大王,著實沒什麼可喜的地方,再說了,如今戰事吃緊,自然身上的擔子就重了。
國王頓了一會兒,又道:“北大營共計有三千二百禁軍,以前一直由車護統領,他沒有真正打過仗,請使者多多提攜,另有神王府七千餘衛士,兵權都在神王手中,神王麾下另有一輔國候,名叫姬野,是神王府的心腹,此人勇武異常,是一個不錯的人才。若是兵力不夠,可臨時從百姓中少量徵調。”
經國王這麼一說,傅介子心頭又是微微一震,按國王說來,樓蘭城中,神王有著壓倒性的權力,自己倒是小估了神王的力量,沒有神王,這樓蘭城便無從守起,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國王與神王的這種兵力對照,顯得很不合常理,國王能不猜忌固然不易,而神王擁兵而不自重更是難得。
想到這些,傅介子又有些看不透神王了。
王后顯得有些藏不住興奮,她在樓蘭活動二十年,可是一直無力讓樓蘭歸漢,現在大漢使者到來逼著她作出了決定,雖然冒險,但終於完成了,雖然心有對國王感到十分愧疚,但使命完成,渾身上下卻有著說不出的輕鬆。
傅介子卻沒有這麼振奮,看著王后的神情,心中不由有些擔心,這個王后天生就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現在高興分明還早了些。
離開了王宮,車護將軍在王宮外面等著,旁邊還有另外一位裝束相似的樓蘭將軍,三十七八的樣子,長著一臉絡腮小鬍子,面如重棗(汗,三國中常這麼說……)身形不太高卻很胖,英氣外現,看上去風風火火的很有些將軍氣派,傅介子猜他便是姬野。
果不出所料,車護將軍見傅介子出來了,笑著迎上來,祝賀了傅介子幾句,便給傅介子介紹身旁的將軍,正是姬野。不料姬野對傅介子卻十分不友好,只是拱拱手,也不知是不會漢語,還是故意不肯說話。
“果然是神王府的奴才,都是一個腔調。”傅介子看在眼裡,也不和他多計較,如今守城之事迫在眉睫,還得想辦法把這匹野馬馴服過來才是,當下對車護道:“車將軍,我想了解一下樓蘭的兵力如何。”車護將軍道:“之前我領使者,哦,候爺看的是北大營的禁軍,其中禿鷹衛士是最為精銳之師,但人數不多。而輔國候麾下的神王兵力有七千六百人,直系兵力二千鐵甲衛,餘下的五千六百人是神王的廂兵,沒有神王的令劍誰也調不動。”
傅介子沉吟一番,道:“神王的兵力現在如何?”車護將軍道:“神王已經全權交給了輔國候,由輔國候統一調喚。”姬野顯然是聽懂了兩人說話,見傅介子望來愛理不理地點了點頭。
神王已經出兵相助,現在樓蘭有近一萬的兵力,若是有經驗的將士,外加嚴密城防,足守五萬大軍,匈奴兵很少能一次性出動上萬人,守城已經成為可能。這兵源一足,傅介子的膽氣也就粗了,當下叫了一聲好,道:“我們這便到城上去看看,樓蘭的城牆太矮,得多配弓箭手和滾油才是。”
說著趕外城趕去,來到城上,果見樓蘭城頭密密麻麻堆滿了箭鏃和圓木等守城的工具,最為顯眼的是城頭上面近五百口黑乎乎的大鍋,發出濃濃的刺鼻腥臭。在大漢朝,守城的將士常會用煮沸的人畜糞便來守城,一旦城下有敵人便可澆下去,不管下面是有棚車還是盾甲,都可以無孔不入地燙死燙傷敵軍,而且有毒,更能從心理上打擊敵人,這種“天降聖水”美其名曰:金汁。
但此時樓蘭城頭的五百口大鍋裡黑乎乎的東西傅介子還沒有真正見過,但他早年和匈奴兵打仗也曾聽過,這種黑色的水稱為“石脂水”、“火油”、“石漆”,在匈奴以及西域稱為“魔鬼的汗珠”或者“發光的水”(PS:石油一詞系北宋沈括正式命名),遇火即燃,燃傷力比起尋常火料不知要猛多少倍,令人談虎色變,這種東西在大漢也有,只是極為稀少,從來沒有真正用在戰場之上,不想到了樓蘭,這東西卻頗為常見。
………………………………………………………………………………………………………………………………………
傅介子一時興致所至,前去仔細地看了一下,見這黑漆漆的石漆果然不同凡響,遇火即燃、遇物便粘,而且火焰極旺,尋常雨水澆滅不得。車護將軍只道傅介子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有些得意地給他講解起來,傅介子也就不點破,任他講解,一聽之下果然大有門道,包括採摘、儲存、煮化一系列舉措都與漢朝迥異。
四人一邊走一邊講,不知不覺間竟然繞了樓蘭城整整一圈,傅介子視察完畢之後便回驛棧,卻遇上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