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明肚子上衣服已經滑落到一旁了。
“爺爺,怎麼了?”李明揉了揉眼,抬頭看了看太陽還掛在西邊的天空。時間看來還早啊,有些疑惑的看了看爺爺。
“你小子,走了,趁著天涼下來了。我們把麥場做出來。”眼看著麥子黃橙橙,再不收割,可要掉穗了。這可是沒人願意見到的事啊,糧食是農民的命。這時可沒有後世那麼多的工作,農民工這個詞還沒有興起。
“做麥場,我家不是有嘛?”李明記得自己每年都會留塊地做麥場的,不耕不種的,留著專門做麥場用的。多數人家都有專門麥場,這和麥場種莊稼不旺苗有關,種起來虧的。
李明收拾一下,跟著李福山,兩人拿著工具,好在除了一些下雨天留下的腳印。麥場沒有多少不平,整理起來倒也不是太費力氣。一兩小時,大大小小的坑窪不平整理一遍。天也黑了下來,只能明天早點起來了。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被喊了起來,跟著爺爺幹起活來了,姑姑帶著周豔和梅子到地裡摘些蔬菜,早飯比較清淡。李明幾口灌下一碗稀飯,吃了兩個饅頭。
………………
吃完早飯,李福山帶上草帽,扁擔,水桶,昨天的已經開始做場了。這幾天小麥已經熟了,是時候收割了。
這不做麥場迫在眉睫,麥子收割後必須晾曬,然後才能放進麥圈裡,不然發黴發芽,麥子就毀了。一季度的收入,可就打水漂了。
………………
麥場做起來倒也不難,主要是找出一塊空地,多是種些早麥。提前幾天收割,用旋耕機打一下,是地面平整。
李明家留了一塊地做場正好在家門口,昨天李福山已經整理了一下,今天主要是澆水。這也是最累的時候,全人工,一挑水也不過小小屁股大一塊地方,可想而知,一塊半畝大的場需要多少水啊。家裡也只有爺爺會的,別人總是不均勻,倒是做不出好的場。
李明幫不了大忙,只能壓水,多出點水,少去後面的小溝挑水。這樣可以省點力氣,快一點做完場。忙了兩個多小時,總算把水破好了,不過這還不算完呢。下一步可是不簡單,李明和李福山把早就準備好的麥禳鋪撒在上去。趁著水分沒蒸發的勁,趕緊拉起石磙,滾壓,好在不像過去人工拉磙。拖拉機突突突,半個多小時就整的平整了。
忙了一上午,李明手都抬不起來了,肌肉酸酸,全身疲憊不堪,衣服早就沾了身上了。這邊老爺子也喘著粗氣,不過老人身體好,到比李明強了不止一籌。這***天,太過毒烈了。站一會都滿身大汗,別說幹體力活了。
…………
“來來,吃塊瓜,解解渴。”老太太看著兩人回來,趕緊把泡在井水的西瓜殺了。沙瓤,水愣愣,李明那還顧得客氣,拿起來就吃。
一塊瓜吃下去,一聲暑氣少了不少,淡淡的甜味伴著一絲清香,自家的瓜比摘了不知道多少天的商販賣的可是好了不止一籌啊。
連吃了三塊,李明才感覺嘴裡有些水分了,這才坐了下來。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自己姑姑和周豔。
“爸,你們快坐一會,休息,一會吃飯了。”李曼幫著老太太已經把才做了出來。來了周豔這個客人,當時不能像平常,做個涼麵完事了。
好在家裡不缺蔬菜,加上李明昨天帶回來的滷肉,小溝裡抓得魚。七八個菜,多了吃不完,大夏天浪費。
李明看了看,做了不少涼麵,米飯少些,沒辦法,米飯夏天吃不下。天太熱了,麵食容易消化,加上一家人都愛吃,不過周豔在,做了些米飯。
誰知道,最後周豔也沒吃,倒是讓老太太為難了,好在有些酒麴,無奈做了米酒。
涼麵拌上醬,黃瓜絲,蒜泥,李明連吃了兩大碗,這才慢了下來。
大夏天,吃涼麵,加點醋,勁道的麵條,加上不錯的小菜可不是美味無比。
風扇的吹著,飽暖思**,李明可沒有那些心思,一上午累的和狗似的。這不和爺爺兩人洗了澡,在河堤上找了地方鋪上草蓆。
傍晚時分,去摘了些玉米,帶回去,這可是姑姑交代的任務。李明可不敢違抗的,不然有的受了。
玉米不能選太老或是太嫩的,老了煮出來的吃粗糙了,嫩了水分多了沒了勁道。李明一邊檢視,一邊掰著玉米。
今天可能太累了,只掰了十多個,倒是瓜香引起李明興趣了。這味道可是誘人,撲鼻的香甜,只有花皮香瓜才有如此誘人味道。
李明沿著田埂,可是不敢下瓜地,現在熱氣沒散,一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