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實乃是大謬。個人資質不同,有些法門並不適合此人修行,往往事倍功半,更甚至有斷了宗嗣的危機。只有經歷了幾代人的積累,將各種資質的人分門別類,完善和細化理論,才能因材施教,光大宗門。
這老道顯然並不適合走金丹大道,一根筋硬走,故而進展奇慢。而且此時的金丹大道理論還是總綱,吳尚道學得的卻是被後世修道者總結分析細化了近八百年的道法,不知凡幾的宗門,總有一門適合這老道士。
兩人聊了一夜,相互印證,各得所需,十分欣慰。老道長總恨自己沒有收得一個嫡傳弟子,恐怕大限將至,要將這呂公祠託付給吳尚道。吳尚道以自己年紀尚輕,不足以承擔此任為由,還請道長上青城山讓掌教指派一位弟子承挑香火。
那道長深以為然,硬留了吳尚道兩rì。吳尚道本就閒雲野鶴,成都又是天下少見的安穩之地,索xìng就長租了呂公祠對面的民居,反正如意有的是金銀財寶。而且除了偶爾出現的那些以抓捕逃犯為生的人,整個城市都處於安寧之中。
道士的悠閒生活一如在蘭若寺,整rì玩弄花草,要不就是隨xìng指點幾個後學,卻不讓人知道他也是真有法力之人。以至於常來呂公祠的一些同道,以為他只是學得心xìng口頭上的功夫,只與他瞎扯。
直到老道長要入山潛修,青城山派下了弟子來接管這呂公祠,吳尚道才盤算著自己是不是該挪個窩了。想必這幾個月以來,寧採臣應該要從牢裡逃出去了吧。吳尚道是個隨xìng而動的人,既然決定要走了,連一刻也不肯耽誤,反正也不曾有什麼行囊,便連押金都不要了便往東行去。
如意卻對此大為不滿,道:“好不容易走了這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也不去看看都江堰,拜拜青城山,莫名地趕這麼急回去。”吳尚道笑道:“你說的是,我當初在鶴鳴山皈依,這次倒也應該去看看。不過我有個朋友,牢獄之災剛滿,鬼煞之災又來,我當去看他,再為他避過此劫。”吳尚道隱隱中覺得自己被扔到了這個世界大概與寧採臣有著說不清的關係,而且寧採臣雖有頗多缺點,卻還是個良善之人,不能看著他死。
如意聽吳尚道這麼一說,也只能嘮叨兩句,總不能不讓他去救朋友吧。
****
本來寫妲己“yín亂宮廷”,結果居然是違禁字。。現在碼字也很辛苦啊!
………【第十三章 狐妖雲陽受困,道士御劍初試】………
吳尚道來這個世界的時候大約是chūn深夏初時節,在蘭若寺消磨了一段光yīn,又在路上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光,等他離開成都府的時候已經將近秋天了。原本是應該秋收的季節,地裡卻罕見豐收的景象,三三兩兩的農戶聚在田頭,臉上總帶著焦躁和不安。
在這個世界,沒有一個體恤愛民的zhèng fǔ,如果收成不好,那是實實在在會餓死人的。蜀地到底是天府之國,有成都平原撐著,盆地周圍的山也都是青山綠水,有足夠的野物,餓死人的情況比之偏遠的山南、嶺南兩道要好許多。
等吳尚道出了蜀地,直入關內道。此時此地的關內與黃土高原完全搭不上關係,反而是一個物資富饒的所在。不一rì,吳尚道與如意進了雲陽縣地界,再走上幾rì就能到京師了。
兩人進了客棧,要了兩間上房,正說讓店傢伙計領了上樓去,只聽到外面街上敲鑼打鼓,十分喜慶。吳尚道自幼就知道了好奇心乃是藏道毒藥,如意卻是頭遭出遠門,而且狐狸的天xìng本就有極大的好奇心,硬要去看。
以如意的身手就連燕赤俠都差點著了道,普通道士哪裡能奈何得了她?何況這裡人氣鼎沸,只要如意別鬧事,自然不會有人惹她。說起來這也是道消魔長,真的敢見妖殺妖,遇魔伏魔的半瓶子水道士少了很多。至於那些修為有道的道人,自然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動手。
——如果從這個角度說起來,燕赤俠也差不多是半瓶子水道士。算他多半瓶吧。
吳尚道心中暗笑,已經隨夥計上了樓,放下行囊,取了布幡掛在旅杖上。那布幡上寫著:“本rì三方,數滿歇業。”那小二倒也識字,看了笑道:“小道長,你這是懸壺濟世?”
“開兩個方子治個頭疼腦熱的,算不得濟世。”吳尚道舉了那幡子就要走,被那小二攔住。那小二道:“小道長,你是外鄉人恐怕不知道。本地有個彌勒教的神壇,常常施醫舍藥。恐怕你開不了張。”
吳尚道笑道:“如此說來已經有道友濟世了,那貧道改了便是。”道士換了布幡,上面只變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