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樓房建設開發出來,可是那些新樓的房價,卻依舊比不過濱海望月這個已經建成十幾年的小區。
原因很簡單,那房子的地段實在是太好了,背靠星海山,由著名的景觀大道濱海路,小區前面一出去就是濱海廣場,往右邊走還有大型商場,這樣的海景洋房別說在濱城,就算是在全國範圍內,你在想找出一套類似的出來都很難。
當十幾年後濱城新樓的房價還處於一萬五千左右的均價的時候,濱海望月這套老小區的房價,早就已經突破三萬了。。。
所以李逸帆當然是希望在這個時節做一個釘子戶,一個堅定的釘子戶!
聽了兒子的這一番話,李立強和張淑是驚得目瞪口呆,一方面是驚詫於兒子口中的這個對於他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屬於絕對機密的訊息,另外一點則是驚詫於兒子的心智成熟,什麼時候開始,咱們家的小兒子,居然有這樣的頭腦心智了?
“兒子,你說的是真的?”
李立強感覺自己的聲音都有點發抖,他很艱難的消化了李逸帆所釋放出來的這些資訊,也感覺到了這裡面的巨大商機。
李立強以前在濱城著名的國營飯店正陽飯店裡當主廚,當年飯店經營的還不錯的時候,飯店為了擴大規模,為了擴建,在飯店後面的棚戶區徵集過土地。
他可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才是八幾年的光景,zhèngfǔ為了安置那些因為被正陽飯店擴建徵用了房屋的原住民,就在解放廣場附近蓋了兩套紅磚樓,安置了他們。
那些棚戶區的居民,一下子就從一無所有成了當時令人羨慕的第一批住上樓房的人,而且那地段現在看來簡直就是黃金地段啊,正處於市中心的位置,今後無論是想去哪都很方便。
十幾年前當時正年輕的李立強,在得知了這樣的訊息之後,可是羨慕那些棚戶區的拆遷戶們羨慕的夠嗆。
在那年頭,普通人想要住上集中供暖,衛浴dúlì的樓房,哪得多難啊?
所以他對於徵地補償一直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節,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得到這樣的待遇,而現在兒子口中那濱海廣場的事情一說出來,他立刻就被吸引住了,儘管覺得這些話,從一個十幾歲是少年口裡說出來,有些不靠譜,但是多年的土地徵用情節,還是讓他願意相信兒子所說的話。
張淑聽了之後,也是心頭一陣陣的激盪,這個訊息如果是真的,那今後自己一家的房子問題,肯定是有著落了。
想要在杜家莊買房子不難,杜家莊住的都是濱海造船廠的工人們,這兩年濱海造船廠從檳城市區遷走了,杜家莊的船廠員工們覺得住在哪裡上班太不方便,有能耐的都在往外搬呢,他們家的服務員有一個就是杜家莊的。
小姑娘的父母都是造船廠的員工,她現在正等著頂班進船艙呢,所以閒暇的時候就來他們飯店裡打工,所以平時可沒少聽她說起過杜家莊那邊的情況,抱怨那邊每天回家只有一路公交,還有那七扭八拐的交通。
“這我還能說假話嗎?這件事現在是市裡的絕密,知道的人不多,就只有主管領導,和建設局的領導知道,不信你去問大姐夫他二弟,廣義哥不是在建設局給局長當秘書呢嗎?這事他肯定知道。”
李逸帆很肯定的說道,廢話這都是後世板上釘釘的事情,明年開年哪裡就要開山填海,搞開發建設了,他怎麼能不肯定。
他大姐夫也是龍頭村人也姓李,名叫李廣利,大姐夫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李廣義,一個叫李廣波,都在市裡工作,廣義剛畢業兩年,而且畢業於名牌大學,為人圓滑,長袖善舞,屬於那種有技術,有能力的新鮮人,而且最關鍵的是他找了個好老婆,他現在還沒結婚的女友,就正好是濱城某市委常委的女兒,所以這位廣義哥一路仕途走的是順風順水,剛剛畢業就進了建設局,給局長當秘書。
而且這位廣義哥的起點就很高,而且他在建設局的地位理所當然的也要比,在單位裡混了十幾年的小姨夫要強。
兩年之後又轉頭到了市設計院擔任副院長,後來三十不到就被扶正,再後來剛過而立之年就回到了建設局擔任了局長一職,由此可見他的能力和運氣。
這時候應該正是市裡的主要領導在策劃修建濱海廣場的時候,市裡面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建設局局長肯定知道,而作為他的心腹的廣義哥,哪能不知道?
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話聽起來更加靠譜,李逸帆就把這話頭給扯到了李廣義的頭上。
“嗯,我看靠譜,明天正好房東要領著施工隊的人來看房子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