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鏡子的班長王利坤對語文功課興趣濃厚,短短的時間內異軍突起,成了班裡的語文“大拿”。王利坤比前兩年成熟了不少,霸氣也減少了不少,課堂上作文幾次被語文老師作為範文閱讀,慢慢的說話也斯文起來,王利坤哥哥參軍已有兩年,郵寄回來的軍裝把王利坤武裝的像個民兵連長,特別是夏天白色的襯衣往褲內一紮露出的軍用棕色寬皮帶,著實讓人羨慕。
王利坤不光語文功課棒,數學及其他功課在班裡也是上等水平。
一日數學課上,石老師讓鏡子在黑板上做一道數學題,意思是讓鏡子做師範大家看一下解題步驟,出乎老師的意料之外,鏡子神魂顛倒的把公式套錯了,後來王利坤走上講臺三下五除二收了場。同學們一陣笑聲,鏡子臉上滲出了豆大汗珠,用手一擦灰塵拿下,“麻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躍出,全班哈哈大笑。
求收藏,推薦票!
………【第十七章 新校】………
第十七章新校。
入學。
貴子,鏡子,蘇蘭蘭等騎著腳踏車在通往新校的馬路上有說有笑的行駛著。
每個人腳踏車的後座上載著行李,被褥洗漱等摞的老高。
腳踏車前把上面的鈴聲不時響起,伴隨著《小字輩》主題歌在天空迴盪,散向原野……
腳踏車是他們想法設法借的,那時腳踏車很少,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即使你買的起,也買不到。計劃經濟年代的產品計劃分配,買腳踏車得有車票,賣油得用油票,買布得用布票,這票那票多的是,唯獨沒有彩票。
縣重點學校座落在七路鄉的東頭,離貴子家有四十公里,之前是七路公社的高中,打到“四人幫”後,縣教委重新進行了調整,劃為縣直屬第二中學,簡稱“二中”。
七路鄉的稱呼也是去年改過來的名字,原來叫七路公社,形勢在變,名字在改,過去的xx大隊一律改成xx村。
這很正常,比如人的名字,小時候有小名,成*人了有大名,出名了有藝名,文章出版了有筆名,到國外你還得起個英文名,利用黃宏的名言來說,“人名只是個記性,我叫狗勝子咋了?”
學校的大門寬闊敞亮有十餘米寬,兩側成八字型,側面牆磚上兩條凹進去的地方是長方形的宣傳欄,標語顏色有些陳舊,左側:好好學習,右側:天天向上。
往裡走公路兩側聳立著排排紅磚紅瓦的房子,北側是體育場所:籃球,足球子類的活動區域。公路整潔,兩側兩排楊樹整齊排列,葉子碧綠,微風吹拂,慢慢搖曳貴子深深吸了一口氣,立感身體輕鬆了許多,一路的勞累蕩然無存。
貴子報完到,得知自己被分到了高一、一班,鏡子,蘇蘭蘭被分到了高一、三班。
貴子在一處宿舍門牌寫著高一、一班的門口停下來,將腳踏車上的行李缷下來抱進屋。
宿舍是一個班級成員住一間房子,長條形的房間,中間是走道,兩側用木板達成的通鋪,叫集體宿舍。
貴子進來後看到有幾名同學早已住下,看樣子不像剛到,櫃子禮貌問道:“請問這是高一、一班宿舍?”
“是的——,剛來的吧?”一個小個子,瘦瘦模樣的同學答道。
帶著股調皮勁兒,聽口氣就不是剛來咋到的,貴子心想他們有可能是本校升級的學生。
“剛到。謝謝啦!”貴子說。
“不用客氣,以後我們是一個班級的了,哈——”
打過招呼之後,貴子看到南側牆角處位置不錯,緊靠窗戶,空氣流通性好,還可以採光。
貴子將行李放在牆角來不及鋪開,也無心思鋪開,心想同學們還沒來全,是否統一安排位置還是未知數,到時再說。
貴子站在宿舍門口東側,將腳踏車後座上的捆紮繩收起,走到校公路側的一顆松樹下歇息。
一陣清風吹來,貴子倍感涼爽,呼吸著學校的空氣,觀看著學校的風景,怎麼也產生不了這就是自己學校的感覺。
回憶起往日的同學以各奔東西,往日的打鬧聲已經消失,現在陪同自己的是一個陌生的環境,是一個暫新的開始,不由得思緒萬千……
班長王勝坤平時學習那麼努力,成績那麼好,怎麼就沒考上呢?難道這就是命運?他去建築隊幹活能受得了那份罪嗎?
王雙在部隊幹什麼了,聽說新兵到部隊後先在新兵連集訓三個月,訓練很苦,班長很嚴厲,他能吃的消嗎?他將來能提幹嗎?現在想家沒有?
“高富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