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第3/4 頁)
根據太陽的方位,確定腳下是這個島嶼的最北端。
這裡矗立著一面巨大的半月形岩石屏障,像城牆一樣,呈赤褐sè,外側是幾乎筆直的峭壁,氣勢磅礴。
下方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礁石林立,浪濤在礁石群中迴旋激盪,水花四濺。泛起陣陣白沫和隆隆的回想衝擊聲。數百隻海鷗在其間飛舞盤旋,時而急升,時而又俯衝向下。
目測懸崖高度,距海平面約四、五十米的樣子。屏障內側,斜坡延綿向下至小島的中部,有一大塊腹地,綠草如茵,從這裡看上去還比較平整。
再往南,是連綿隆起的山丘,和茂密的植被。西邊是昨天登陸的細石灘和泥灘,東面似雙臂環抱出一個小灣,灣內一片蜿蜒的沙灘,全長估計有上百米,呈銀白sè,礁石很少。應該是很不錯的天然陽光海水浴場。有空兒得去現場實地瞧瞧。
整個島嶼花生果狀,東西向窄,南北向長,估計總面積得有個五、六百畝地。
另外這座島並非孤零零的一個,南部距離不遠處還有另外兩個島嶼,不過就比較小了。
層層捲起的海浪,青幽的山林,形態各異的礁石,翱翔起伏的海鳥,海天一sè,共同構成一副瑰麗遼闊的畫卷。
江逸晨一時間幾乎忘了自己身處的困境,竟然以旅遊者的眼光欣賞起來。
待他回過神,這才眺望四周遠處的海面,看看有沒有船隻路過。
不過這裡可能不在航線上,望了半天,一無所獲。
只好開始做第二件事情,尋找淡水水源。即便沒有,昨天下了那麼大的雨,哪怕是一個積雨水的坑也可以啊。
鳥群起落的位置應該在島嶼的中部,他下坡後,沿著昨天那條小土路向南前行,四周滿布著松樹、楊樹、槐樹等常見樹木。
走了半個多小時,居然很順利地在中部一個山谷處發現了水源,這是一大一小兩個連線在一起的小水窪,呈形狀呈葫蘆狀,清澈見底。不少鳥類站在在池邊飲水,見有人來了,也不怎麼迴避。
淡水!江逸晨見狀大喜,連忙向那邊奔跑過去。
第十七章 整理物品、尋找食物
江逸晨發現峭壁一側出現了一個石頭山洞。
這可是現成的住所啊,夜裡也不用擔心下雨或者什麼未知野物的襲擊了。他趕緊向洞口走過去。
大腿上傳來一陣刺疼,他低頭一瞧,原來是掛上了一簇荊條,裸露的腿上畫出幾條紅痕。
他罵了一句,然後從旁邊的樹上掰了一根樹枝,去掉側枝和葉子,當成開路棍子用。
來到洞口,往裡面瞅,都是天然形成的石壁,呈不規則的圓形分佈。內部最深處有個五、六米的樣子,高度有兩米多,人可以很舒服地直立。靠右側石壁附近有一個石臺,地面還有一塊比較平整的地方,也很乾燥。
石洞靠外的位置,散落著一些樹枝,觀察了一番,沒有發現什麼異常現象。
雖然不算很大,但遮風避雨已經足夠,就是它了,咱也做一回“山頂洞人”。江逸晨隨即做出決定。
他返回剛才的細石灘,將放在這兒的各種物品都帶上,準備去巖洞。
天空依然yīn沉,沒有太陽,無法辨別方向,感覺現在的時間應該是在下午了。也許很快就會天黑,得抓緊時間安頓。
他又往海面上望了一眼,那隻海豚已經不見了蹤影,或許已經離開。
他嘆了口氣,舉步往岩石洞走去。
到達目的地,江逸晨低頭鑽進洞,用一根帶葉的樹枝掃了掃石臺上的灰塵。然後將帆布挎包和褲子擱上去,開始察看整理。
身處孤島上,所有的東西都是非常寶貴的。
首先將身上口袋中的物品一一取出清點,鑰匙串、錢包、公交卡,還有手機。
手機已經進水,螢幕上沒有任何顯示,顯然是不能用了。將後蓋開啟,電池和卡取下,放到一邊晾著。晾乾了再試試吧,雖說不抱太大的希望。
錢包裡也就是一些鈔票和一張校園一卡通。沒什麼用,隨便擱到一邊。
帆布挎包已經被海水浸透,拉開拉鍊,將裡面的東西依次取出。
兩瓶粼江特曲的外部紙包裝已經泡爛,撕掉扔了,裡面的酒瓶瓶蓋密封不錯,沒有進水的跡象。雖然他平時很少喝白酒,但目前來說,這可是好東西,晚上冷了可以喝上幾口,讓身體暖和,同時裡面多少還有一些水份。
兩個紙包裝的麵包,本是帶著路上吃的。此時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