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朕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7)(第2/3 頁)
,漁翁得利嗎?如果太子與太平公主兩人爭鬥起來的話,您可千萬別參與其中,坐壁旁觀,看著就是。”
“倒也是這麼個理……”
畢竟相王本來便不是太子,所以此時更多的是驚訝詫異,而不是覺得自己受到威脅之後的惱羞成怒,擔憂後怕。
故而焦慮來的快,去的也快。
很快便在一眾幕僚的寬慰之下緩過神來,但李隆基卻並不覺得這是好事:
“父王,我等禍事來也。”
“若是太子之位安穩,以及未來由現太子登基稱帝,那我們父子說不定還能繼續混個太平王爺,太平郡王等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可一旦太平姑姑上位的話。
恐怕我們就得共赴黃泉了啊!”
“這話怎麼說,你太平姑姑對你也還算不錯,難不成她做皇太女,或未來登基稱帝,還能將我們全都滅口嗎?”
相王倒不是支援他妹妹當皇太女。
主要是為了辯駁他兒子。
“父王,您覺得滿朝文武和李唐宗師會允許再來一個女子稱帝嗎?到時您覺得會沒人支援我們,甚至打著我們的名號造反逼宮?我們不死,太平姑姑的皇位根本就沒有可能坐得安穩,說不定不僅是我們,整個李唐宗室都是威脅。
而且您別忘了,太平姑姑現在的丈夫是定王,是武家人,她兒子除了姓薛的,剩下的就是姓武的,您覺得武家能不積極支援嗎?說不定武家相當樂意由太平姑姑做個過渡階段,並傳位武家。
我甚至懷疑,當今聖上還是想要將皇位傳給武家,只是先前反對者太多。
所以想由太平姑姑做個過渡。
我等現在在這武周朝還能活著,不是因為我們是李唐宗室,而是因為當今聖上是您的母親,是我的祖母。可如果聖上變成太平姑姑,乃至於太平姑姑的兒子,某個武氏,不僅是我們,甚至於整個李唐宗室還能不能活,都是問題。
至少我等嫡系一賣肯定相當危險。
您還覺得我們能作壁旁觀嗎?”
不能怪李隆基想的太多,主要是政治鬥爭確實就是如此殘酷,一個本來沒什麼可能繼承家族資產的人,繼承家族資產後,首先要做的當然就是設法將比他更有資格繼承家族資產的人弄死啊。
這是人之常情。
在世人的傳統觀念中,不僅李顯和李旦都比太平公主有資格繼承皇位,就是他們的兒子孫子,乃至於其他旁支宗室,都比太平公主這女兒有資格繼位。
所以如果太平公主想坐穩皇位,最好選擇就是把比她更有資格的都弄死。
“這……”
李旦腦子可能沒那麼聰明,但李隆基都已經說到這了,他再怎麼遲鈍,也不得不承認,李隆基的猜測沒啥問題:
“那怎麼辦?我們要幫太子嗎?”
“必須得幫助太子,太子性格與您差不多,還是挺不錯的,如果未來是太子登基的話,我等大機率是安全的,至少絕對比太平姑姑當皇太女登基安全。
即便為了我們自己的性命安危。
也得幫太子!
如果實在到了逼不得已的境地,實在幫不了太子,聖上要強硬扶持太平姑姑上位的話,那我們恐怕也只能……”
萬一真到了那個地步,與其被迫等死,自然是不如拼死一擊,嘗試兵變。
李隆基雖然沒有說得很直白,但在場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畢竟在他們大唐兵變或者逼宮,又不是什麼稀罕事。
“可是如今大內禁軍,以及玄武門等門的將領,目前都換成了我們從來沒見過,也不知道什麼身份的陌生人,就連親屬都沒有,直接住在宮內,當下還是要穩定,萬萬不能太過於著急啊!”
大內禁軍和玄武門等門的將領被換也就是近兩天的事,李旦目前對他們還一無所知,而如果沒這些人配合的話。
想搞政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政變之類自然得容後再議。
萬萬不能急。
“什麼?難怪張柬之他們政變失敗了,感情聖上早有提防,甚至於並不信任先前的那些個大內禁軍將領,那確實不能急,還是先看看東宮那的態度吧。
父王,必須調查那些人身份,但又不能打草驚蛇,更不能讓聖上知道。”
李隆基對此事並不知情,如今在朝政上比較活躍的依舊還是他的父輩,滿朝文武投靠也是投靠他們父輩,而不是他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