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輕輕地在上面按了按,感覺到有點硬,“肌松劑。”
肌松劑,根據其名字就知道是專門對病人的肌肉進行一定程度的鬆弛,沒有那麼緊繃,輔助與麻藥,更好的進行手術。特別是在腹部這,緊繃的肌肉把刺在上面的鐵片緊緊夾住,就連手術刀都不好下手。
那個強行把羅文宇拉進來的助手點點頭,熟練的給傷者打上了肌松劑,不,應該是早已經準備好給傷者打肌松劑,只是羅文宇正好跟他說而已,看來他屬於熟練的那一種了。一般情況下,他完全可以親自做這場手術了啊!但羅文宇沒有多想,而是準備找地方下手。
“手術刀。”他對著傷者說了一聲,旁邊馬上遞來一把光亮的手術刀,並不是鐳射手術刀。也並非所有手術都是需要鐳射手術刀的,往往手術常用的還是普通的高品質的不鏽鋼手術刀,當然還是用到其他的手術刀的,總之是看病人的情況來決定用什麼樣的手術刀。
他迅接過那把鋒利的手術刀,手上一握,猶如握住一直筆一般,這就是手術中比較常用的——執筆式。它的特別就是用力輕柔,操作靈活準確,便於控制刀的動度,其動作和力量主要的在手指。用於短小切口及精細手術,如解剖血管、神經及切開腹膜等。
傷者是又大小不一的鐵碎片所炸傷,但都不會太大,所以用執筆式是最好不過的了,畢竟傷口都不是很大的,只要稍微切開傷口,然後把裡面的鐵片夾出來就可以了。
此時肌松劑很快就起作用了,他執刀先挑鐵片大的地方入手——
第一個目標:小拇指般大小的鐵片,露出外面大概兩厘米,厚度應該有三毫米左右,這應該是插得最不深的一塊。
他凝住目標,手沒有半點顫抖,伸過去,鐵片所插的地方下輕輕往下一滑,把傷口稍微劃開一點,這時候助手動了,拿過開腹器就把羅文宇所割開的傷口輕輕拉開,頓時把那鐵片暴露在空氣中。
羅文宇這時候已經拿好了手術鉗,直接把插在上面的鐵片一拔,輕鬆地把鐵片給拔了出來,剩餘的止血工作就是由旁邊的助手或者護士來解決了。
第二個目標:指甲片大小的尖頭露出外面,所**肉的範圍一片淤黑,這應該是插得比較深的。
但流程都是差不多一樣的,先是用手術刀把傷口給割開,但這次並不用開腹器,而是直接用手術鉗拔開,畢竟傷口太小,開腹器並不起作用。簡單的取下後,血不斷地溢位,此時自然又是由助手來止血,稍後就進行縫合手術。
第三個目標……接下來,毫無疑問都是想同的操作,難度並不大,只能說普通,因此算是有驚無險地完成了腹部的簡單手術。
………【第一百零六章 代替】………
ps:囉嗦幾句,或許會覺得不夠刺激,我承認寫得不夠好,畢竟新人,後期我會慢慢進步的。
如此順利地完成了腹部整理手術,就連羅文宇都不敢置信,這可是他的第一次做手術,想不到是那麼的順利!說出去誰信呢?說自己第一次動手術,沒有任何的實踐,更是沒看過多少次手術,都是從書本上了解的,就完成了這次手術!
這對他來講,給予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可是對於那些手術醫生來講,實在是太簡單不過的了,跟喝水差不多!但畢竟他是第一次做手術,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
接下來就是胸膛的部分了,他之所以沒有先從胸膛下手,是因為這裡的地方可以說是最重的,但越是重,就不能馬上動手,除非是流非常多血的時候,才會立刻去救治。手術的程序幾乎跟做題目差不多,先簡單,後容易,這是常情。主要是手術並不是過家家,不會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短的半個小時也有,大的手術甚至好幾天!這不是吹牛,這很正常!或許會認為如果不快點動完這個手術,病人就會死。這是一個誤區。
手術室裡有最齊全的裝置能保正手術時間的穩定,醫生完全不用擔心時間會不夠,外科手術最不能的就是急,要慢工出細活,不可能趕時間,有時一個大手術要動三天三夜,那麼醫生們就不用吃飯休息了?當然急救地跟平時的治療不同,在這裡說明的是,胸膛部分是需要最長的手術時間的,如果把只是管理上面,那麼下面呢?一直讓傷口流血在那?
這點馬上就被判死刑了,其中違反了外科醫生的其中的一條規則:不得放任活動性出血。
傷者的腹部手術既簡單,又快捷,所以先解決是可以的。再者就是讓助手幫忙做手術,這是可以,但記住,還是那句話,手術是要按照程式還進行的,不能弄雜。況且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