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第3/4 頁)
我閒著也是閒著,就幫著棗針幹家裡的農活。為了多創點收入,就開始發展額們的家庭副業了。家裡的秸杆年年都燒掉,太可惜。我想用它來餵牛不是更好嗎?額從報紙上看到蒙古的牛便宜,便出了一趟差。從蒙古買來十多個小牛和三頭母牛。年把時間裡,額家的牛個個養得膘肥體壯。
這時候,全國要評選十佳養牛縣。盧楓得到這一訊息,就召開全縣動員大會,號召全縣大養其牛,並將這一措施列入實現小康工程的重要專案。為了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各鄉鎮都一馬當先,蓋標準化牛棚,引外地黃牛。力爭將十佳養牛縣的光榮稱號拿到手。一時間,牛成了雉水縣的搶手貨。木想到,我卻歪打正著,成了雉水縣有名的養牛專業戶。
那天。我正要去賣幾頭大的牛,卻被鄉長楊小建找上門來了。
楊小建說:“汪老,你可得幫我一個大忙,現在全專區都在發展養牛事業。牛比人都金貴,你千萬不能賣。”
我說:“額養的牛額還不能賣,這是誰的規定?現在牛正貴的是。我不現在賣啥時賣?到賣不掉的時候再賣?”
“汪老,”楊小建笑吃吃地給額敬了一顆中華煙,現在縣裡正檢查,鄉里也正蓋標準化的牛棚。你的牛一賣,咱鄉不少了一個大專業戶不是?等鄉里的牛棚搭好了,木有牛,額總不能用紙糊的牛裝裡面吧。”
我笑了,說:“楊鄉長,既然你這樣說了,我也就不賣了,全都賣給鄉政府的是。”
半個月後,長青鄉成立了股份制的養牛公司,我的十五條牛全部拉進了公司新建的牛棚裡,加之其他農戶的牛,總共二百多頭,全部由鄉政府貸款高價收購。額的牛就賣了8萬元,嘰,你說這事咋不叫人開心。
半年過去,全國養牛十佳縣評比活動開始,由於雉水縣在評比中搞花架子,弄虛作假,被記者寫了內參,稱我們是全國“牛b縣”,並把老百姓編的打油詩也寫了進去:
“雉水是個牛b縣,黃牛身上有錢賺。牛肉能出國,牛鞭上國晏。牛毛做刷子,牛骨做膠丸,牛糞養磨菇,牛雜罐頭鮮。只有牛b不能賣,專門吹給領導看。”
這個順口溜並不虛假,我就親自參加過我們盧書記舉行的新聞釋出會。有記者問:“請問盧書記,雉水縣的第一產業是什麼?”盧楓出口答道:“養牛養羊。”記者說額知道了,養牛十佳縣嘛,農業結構肯定以畜牧業為主。那麼雉水縣的第二產業呢?盧楓胸有成竹,不乏幽默而又風趣地說:“殺牛殺羊。” ;記者不太理解,盧楓得意地笑了,說:“第二產業就是工業,我們有那麼多的牛羊資源,當然要在牛羊身上做文章,那麼我們就將我們的牛羊殺了,生產系列食品,牛的皮、骨、內臟轉化其他產品。”記者說,好好,盧書記真是有思路。那麼,雉水縣的第三產業也離不開牛嗎?盧楓笑了,說:”那當然了。我們是依靠養牛奔小康的,當然在牛的身上搞經濟發展,並以此帶動全社會的經濟發展。第三產業就是吃牛肉,喝羊湯。為什麼這樣說呢?牛羊被加工廠殺了,賣給誰?誰來賣?怎麼賣?這裡面都有許多文章。那麼我們就開肉食品批發連鎖店,成立若干食品公司,開牛羊肉館,開牛皮鞋店羊皮夾克城,這樣還推動了就業,形成了雉水的特殊模式。又有一個記者問:“請問盧書記,雉水縣的文化產業以什麼為主?也是牛嗎?”盧書記眼睛一亮,說:“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們正在做的就是牛的文化產業,並將這個蛋糕做大做強。我們要編牛戲,寫牛詩,唱牛歌,樹牛人,立牛史、、、、、、”剛講到這兒,不知從那角落處發出一句經典話語:
“還有吹牛b!”
全場一片大笑,蓋住了盧楓的發言。
縣裡搞花架子,我可是實打實地將8萬元裝腰包裡了。我有了錢,得到了第一筒金,走路腰桿子直多了。
那天,我到縣城請蔡平和鄧未來兩位老友喝酒,鄧未來告訴我。將牛全賣了吧。我說,為什麼,我已經賣了十五頭了,還有四頭,養著玩玩。鄧未來說,這一回養牛你是抓住了縣裡吹牛b的機遇,但牛皮不是吹炸了嗎?你再養下去肯定吃虧。咋不是呢?縣裡不爭十佳養牛縣了,誰還去搶著買牛?大家都不買牛的是,牛價還不就得下來?鄧未來說的有道理。可不養牛,又養啥麼呢?鄧未來又神秘地告訴我說。養豬。
原來,盧楓經歷了上次養牛搞政績工程失敗後,仍然不死心,還對中央電視臺一肚子意見,說他們報道中也帶著偏見。他說,我們搞標準化的牛棚有什麼不好?好看只是一個方面,餵牛集中咋不說?我們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