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2/4 頁)
不改才志,其人的品格才華,也算是經歷了風霜,令人由衷的敬佩。
聖旨順利的快馬加鞭,派了一位宮中太監千里迢迢去嶺南宣旨。只是嶺南太遙遠了,宣旨太監在宮中地位很低,只是個奴才而已,可出了宮,多的是前呼後擁,拍馬屁諂媚伺候的,正常渠道需要兩個月的路程。硬生生是走了半年。
也沒法子,誰讓路途上大病了三回呢?
自古百越之地就是偏僻、荒涼的代名詞,多的是瘴氣、兇獸等。這名宣旨太監一邊裝病享受,一邊寫信回宮,記錄自己這一路的見聞,尤其是平凡的百姓之家過得如何,家有幾畝地,風俗怎樣。每到一地都寫信回去,隔了兩三封。就在最後一句新增一句自己病了。
好像他的病無關緊要,只是小事。民間百姓的疾苦才是大事。宮中的太監總管收到後。笑罵機靈鬼,然後趁皇帝有閒暇的時候,呈上預覽。
聖元皇帝是個憐下的,猜到宣旨的太監可能偷懶了。但水至清無魚,橫豎也不是什麼軍機大事,如紅翎快使,耽誤一刻都是要命的。小太監到了外面花花世界,好奇多看看,多走走,怎麼了?
況且信中記錄的百姓之家生活情況,正是他所關心的。帝王身處深宮之中,心憂天下百姓。也要透過百官來治理。有耳目越過百官,直接探查百姓生活,他怎麼會催促趕緊上路?
反而。他還讓太監總管書信一封,叫宣旨太監好生將養身體,每到一處,就看看當地百姓。
如此一來,那宣旨太監得了意,就更慢了。走走停停。生生花了半年功夫才到了嶺南。
終於到達象郡陸家之後,宣旨不宣旨也沒什麼意義了。久病多年的陸老夫人鞠氏,過世了。
就算聖元皇帝不宣旨令陸之煥返京,按照風俗,也得由陸氏族人扶靈還鄉。
只能說,有了聖旨,陸之煥更名正言順了。
……
敬安堂,陸星霜又年長了一歲,身子骨如抽條的蘭花,又長高了一截,身如扶柳,腰肢纖細。穿著素色的雪綾斜襟長襖,鬢角帶著一朵白花,素雅之極。
她端坐在郭金芙下首,各路管事嬤嬤,卻只像她回報喪禮的一切事務。
郭金芙每每想打岔,都被心腹張嬤嬤用眼神示意。
她簡直如坐針氈,覺得那些下人看她的臉色,都帶著嘲諷——婆婆的喪禮,她這個做長子兒媳的不出面,反倒讓女兒出面,不是嘲笑她沒本事、沒能力啊?
出去更衣的時候,她握著拳頭,忍不住罵出聲來,“可惡啊!當我成了什麼!”
“夫人,前往要忍耐!”
“忍忍忍,你們都叫我忍。對著西院的幾個狐媚姨娘我忍了,幾個小賤丫頭當面尊重背地裡諷刺,我也忍了。可她陸星霜,是我肚子裡爬出來的,我也要忍她?”
張嬤嬤難過的低著頭,“夫人,您不忍,是要出頭打理老夫人的喪禮嗎?別忘記之前老夫人可是在湟溪老宅過了十年。到時候賓客有個脾氣莽撞非禮的,您可怎麼下得了臺?”
郭金芙冷不丁打了個寒戰。
張嬤嬤再火上澆油,非得熄滅“出頭”的念頭不可。
“您再想,老夫人的喪禮事情多,又複雜。您之前也沒做過啊,陸家跟郭家的情況又不同,不能去請咱們老太太幫忙。越過四姑娘攬下這件事不難,難的是攬下來之後,又辦不好了,到時候老爺怎麼看您?老太爺又怎麼看?”
郭金芙咬了咬唇,“可星霜才幾歲?她就能辦好嗎?”
“辦不好,辦得好,四姑娘都是陸家的女兒。陸家幫她兜著還來不及呢!夫人,您別怪老奴多嘴。現在陸家上下都等著看您出錯,挑您的刺。您何苦招惹麻煩?不如讓四姑娘打理算了。做得好,那也是您生的閨女,您一樣臉上有光。做得不好,老爺、老太爺也不會遷怒夫人身上。”
郭金芙憤憤的想了一通,終是想通。可仍舊氣不過,她為陸家生兒育女,可從來不被當成是陸家人。而星霜,不管犯了什麼大錯,甚至有辱門楣家風的大事,老爺也要維護,跟外面那些叫囂名節的硬碰硬,不肯退讓一步。
更衣回來之後,郭金芙面無表情坐在羅漢塌上,看著陸星霜有板有眼的吩咐人,一件件,一樁樁,她譏諷的想,大概老夫人臨終之前都算計好了吧,貼身的人手都派給星霜了。
要不然,能理得條理清晰?一次錯都找不到?
喪禮按照老太爺的意思。要辦,要大辦,嶺南三郡名望之士。都通知到了。規格不高,但規模直逼當年靖江王府前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